全幅單反配鏡問題。
說實話,50mm距離稍稍有點遠。
我就是買了50mmf1.4后又出掉了,買了EF35F2.
價格也便宜,二千出頭,還帶微距,鏡頭小巧,掃街十分便利。
最大光圈可用,可用的程度是,如果不抖動,對焦準確,畫質(zhì)可以滿足網(wǎng)上交流分享的需要。
不是100%放大的挑剔。
手動對焦環(huán)在25cm-3m左右范圍內(nèi)阻尼較好,3m以上略松,不過這個距離也不需要什么手動了.
是EF鏡頭,APS和FF通用
對焦速度比較快,光纖暗淡時可以手動對焦,效果良好。
色彩還原真實不夸張,畸變不明顯。
鏡頭做工除了對焦環(huán)之外,比較實在。
鏡頭整體解像力比較好。
這是我用EF35mmF2剛剛拍的,也是5D2,你參考下!
樓主你好:
佳能5D2絕對是一款很值得購入的經(jīng)典機型,作為樓主打算練手,且以人像和掃街為主的話,建議樓主選購50mm F1.4就夠了,EF35mm F1.4L 價格實在太高了,不建議樓主選購,且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真正的常用掛機頭并非這一顆頭,而50mm F1.4這顆頭2000多的價格相對來說性價比會更高一點。35mm焦段是要與其它焦段鏡頭搭配使用的,不可能一枝獨秀,在1萬多元的價格上足足比50mm貴了4倍還多,完全不值得。同樣價位還是建議樓主購EF 24-70mm f/2.8L USM 畢竟這顆頭才是主掛機頭。
請樓主采納,謝謝!
掃街有意義并能長久的題材是人文,5D2不是掃街的最佳選擇。
單反機里面,5D2用在人像不錯,最實用的要數(shù)24-105。人像有很多種風格和類型,要是用定焦,比如嚴肅的肖像攝影綜合下來百微最理想,喜歡動人體態(tài)的選35,頭像和局部的用135或者200 ,要視覺沖擊的用24。
不同題材要選用不同的設(shè)備,要想一機一鏡通吃就要權(quán)衡各方面的得失取舍。
如果只能是5D2一機一定還要兼顧人像掃街,按人文攝影常用視角和近年人像流行視角,你可以在28和35之間選一個。
偏35多一些吧,拿著個5D2拍人文難有好收獲,很快就會厭倦了,最多拍的可能就是房子花草街燈書報亭了。
你好!其實如果是想暫時一只定焦走天涯的話當然是經(jīng)典焦段的35mm 1.4啦!擁有小廣角且不會因透視變化太大類似于人的雙眼視覺記錄人文及一定的人像是非常合適的!而50mm 1.4的話呢拍人像會更好一點點,但是視覺如同人的單眼視覺所拍的畫面透視顯得平常沒有一點沖擊力且焦距稍長不利于近距離的利用!所以我就會選35mm 1.4了!還有就是現(xiàn)在適馬的35 1.4非常好用料足價格便宜性能直逼原廠的35mm 1.4應該首選使用!
從拍攝效果考慮,是35焦段更好些。不過,提醒要注意無論是35還是50焦段,拍人要很近。這么近的距離,陌生人可能就不太合適了——千萬別拍城管噢!你懂的。另推薦85 1.8和135L,我覺得是不是更合適些。既然是全幅機了,最好是考慮上紅圈鏡頭。缺錢的話,買只二手的50 1.8先充一下饑吧,等有錢再入紅圈。
佳能5d4定焦求教
你在佳能5D4的取景器里看到的對焦狀態(tài)與在液晶屏上看到的對焦狀態(tài)不同,是正?,F(xiàn)象。這是因為,對于佳能5D4相機來說,包含兩種對焦模式,分別對應取景器對焦狀態(tài)和液晶屏對焦狀態(tài)。正是這兩種不同的對焦狀態(tài),才導致在兩種對焦模式下的狀態(tài)完全不同的。
佳能5D4在取景器取景的狀態(tài)下,采用的對焦模式就是單反相機的傳統(tǒng)對焦模式……這個模式狀態(tài)下,5D4具備61點對焦模塊。而在液晶屏取景狀態(tài)下,佳能5D4支持一種所謂全像素雙核對焦模塊,具體技術(shù)實現(xiàn)方式,我們可以不去細分析,只要知道這是一種類似于微單相機的對焦模塊,就可以了。
正是由于這兩種不同對焦模式下采用了不同的對焦模塊,所以才導致你獲得了完全不同的對焦結(jié)果。
至于在取景器模式下如何實現(xiàn)追焦功能,你可以再研究研究……
你是不是感覺兩種模式下對焦性能不一樣啊,這是因為5d4是單反相機,所以使用取景器取景時和使用屏幕取景時,分別用了兩套不同的對焦系統(tǒng)。而使用取景器取景時的那套對焦系統(tǒng)本身就沒有好幾百好幾千的對焦點,就只有61個對焦模塊,因為這套對焦系統(tǒng)是物理上獨立存在的。而那個好幾千對焦點的是傳感器上集成的,也只能在屏幕取景拍攝下使用。
如果是佳能原廠的50mm定焦單反鏡頭,肯定能裝得上!肯定沒問題! 如果是副廠50mm定焦單反鏡頭,只要卡口匹配,也肯定能裝得上,也肯定沒問題。 如果是其他卡口的鏡頭,比如微單鏡頭,就不能直接裝了,要轉(zhuǎn)接了…… 所以,卡口的問題
如何拍攝快速移動的物體?
兩件事:1.要預估拍攝時的距離,并將相機置手動聚焦檔并調(diào)整好對焦距離。2.等被拍攝物體來到時,跟隨被攝物體轉(zhuǎn)動相機,使被拍攝物體始終在取景畫面的固定位置,等被拍攝物體到達預估距離時迅速按下快門。
注意:不要用三腳架,不要用自動對焦,兩樣都來不及。
對焦位置的選擇,不是簡單通過計算就能找出最優(yōu)方案的,它和我們的拍攝意圖和需求有關(guān)。不同的對焦位置,能創(chuàng)造出完全截然不同的畫面效果。
基本原則:對焦主體
如果一張照片里,同時存在清晰和模糊的部分,大部分人的都應該會更關(guān)注清晰的部分。事實上,清晰模糊對比,正是區(qū)分畫面主次,表達不同主題的常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