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士數(shù)碼照相機哪款好,排名
富士數(shù)碼照相機相機從最好的到基本的排名依次是X-Pro1、X-E1、X-E2、X-M1、X-A2、X-A1、X-T1、X-T10、X30、X20、X100、X10、XF1、X100T、X100S、XQ2、XQ1、X100S 黑色、X-S1。
其中,主要APS畫幅的有較專業(yè)的X-1系列,較高級的X-10系列,和稍差一較的X-100系列,和2/3英寸EXR CMOS的XQ系列。
二、富士s4530和尼康L810哪個更給力些 求對比
尼康810對焦速度比較快,富士的就相對差點,還有變焦倍數(shù),4530可能高點,如果你想練攝影可以買4530,它有手動功能、810沒有,但是成像和對焦不如尼康的看你需要了,如果只是家用,我建議你還是買810吧,對于樓上說的305.我真心說一般,對焦速度不快,當時真不如再添點錢買33了
三、富士相機哪個型號好目前最好的
目前來說,富士微單,旗艦型的有三個型號:
1、XPro2,旁軸造型,追求文藝范,唯一同時擁有光學取景器和電子取景器的微單;
2、X-T2,單反造型,追求連拍速度,適合專業(yè)用戶工作的機身;
3、X-H1,單反造型,富士旗下第一款擁有主流視頻拍攝能力的相機,第一款擁有機身防抖能力的相機。
四、富士鏡頭還不知道怎么選的?看這篇就會了
富士鏡頭還不知道怎么選的看這篇就會了
R
代表該鏡頭有光圈環(huán)。在富士的操作體驗中,光圈環(huán)非常重要。
WR
代表該鏡頭是耐天候鏡頭,簡單說就是有一定防水滴防塵性能。
OIS
該鏡頭有防抖。富士瓏鏡頭的防抖相當不錯,大部分鏡頭能提供3-4檔的防抖性能,相當實用。
MACRO
微距對焦距離很近,適合拍花蕊食物細節(jié),手工藝品等精致細節(jié)。
APD
變跡濾鏡,可拍出更加柔和魅力的郊外效果。
LM
代表該鏡頭是線性馬達驅動鏡頭,富士最快的鏡頭使用線性馬達驅動,根據(jù)鏡頭的不同有最多四線性馬達,線性馬達對焦迅速安靜。
XF16-55mmF28 R
是富士大三元之一這款鏡頭擁有“富士鏡皇”之稱。
等效24-84mm,外變焦。
全天候鏡身,2.8恒定光圈畫質極好。
焦段非常實用,雙線性馬達對焦快。
成像優(yōu)秀,銳度高。
XF55-200mmF3.5-48R
富士性價比最高的長焦鏡頭。
廣角端鏡度很高長焦端路弱。
邊緣畫質不錯,與中心差別不大拍光斑和樹林背景焦外會非常爆炸。
相反近距離拍花,焦外表現(xiàn)還不錯,線性馬達,對焦速度類位1-55。
XF13-55mmF2.8-4R
經(jīng)典套頭,畫質不錯,焦段夠用。
成像銳度虛化都比較均衡。
金屬質感做工很好,有光圈環(huán),有線性馬達,有防抖。
XC15-45mmf/3.5-5.6
套機鏡頭,廣角端更適合拍vog。
畫質對得起價格。
適合新手入門和旅拍風景使用。
全塑料鏡身,缺少光圈環(huán),需要由機身控制光圈,光圈大小3.5-5.6,相比18-55小了一檔光圈。
定焦鏡頭
XF35MmF2RWR
XF35mmF1.4
F2版本在畫質上毫無意外的比F14版本好同光圈對比F2版本無論在稅度和色散上都有一些優(yōu)勢。
F1.4版本由于光圈優(yōu)勢和F2版本小口徑的劣勢,口徑相對好一些,虛化相對更強。
F2版本的焦外過渡也非常優(yōu)秀。
畫質上XF35mmF2更勝一籌X35mmF1.4的對焦比小痰盂還慢不少。
F2版本的對焦安靜迅速很多,指哪打哪。
XF35mmFZ是很多富士套機配的鏡頭,搭配購買是很實惠的。
XF23mm作為掛機頭最便宜,很輕巧,清晰度足夠。
生活記錄,日常拍攝,性價比高,如果追求畫質成像,鏡度,可以XF23mmF1.4。
因為兩只鏡頭確實是有一定差距的。
F1.4光圈比F大一檔,通光量越大,照片細膩度越高。
對焦性能來說XF23mmF2比23F14后上市的。
性能上進行扣改善,比23F14對焦會快一點。
畫質上的話23F2的鏡度,始終無法和23F14進行對比。
不過追求畫質的活;XF23mmF2是首選。
內鏡度非常高,郊外叉很柔美,等效84mm是拍人像的黃金焦段。
推薦
購買推薦沒有APD的XF56F1.2,在使用中區(qū)別不是很明顯,但價格差距就很大,有APD散景會更好看,但大多數(shù)情況是用不上,沒有AFD功能的56F12稅度會更好。
五、富士那幾個定焦鏡頭怎么樣?
富士1545、1650和1855鏡頭詳解:選擇的藝術
步入攝影世界,選擇一款得心應手的變焦鏡頭至關重要。富士的1545、1650和1855三款鏡頭各有千秋,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它們的特點和適用場景。
1. XC15-45mmF3.5-5.6 OIS PZ - 15 3.5的魅力與小缺點
這款富士新秀以15mm F3.5的卓越畫質著稱,斗含被譽為15 3.5,堪比定焦鏡頭。它的畫質在15mm端幾乎無可挑剔,但45mm端則稍顯遜色,尤其在焦外表現(xiàn)上。電動頭帶來的缺點包括較長的開關機時間、無焦段刻度和電動變焦的不精確,這些可能會讓追求精確控制的用戶感到不適。不過,它的輕巧體積和低耗電使其在關機狀態(tài)下尤為便攜。
2. XC 16-50/3.5-5.6 OIS II - 經(jīng)濟之選與妥協(xié)
對于追求性價比的用戶,1650二代是選擇,但其畸變控制和成像質量不如1545。23mm廣角端的畫質與1545相比稍顯柔和,最近對焦距離雖然接近,但不如1545。不過,它的價格優(yōu)勢和在XT系列機身上良好的視覺效果是其亮點。
3. XF18-55mmF2.8-4 R LM OIS - 頂級性能與重量妥協(xié)
1855鏡頭被譽為頂級,無論畫質、防抖還是光圈,都空猛笑是三者中的佼佼者。廣角端的2.8光圈和變焦時的流暢手感使其成為攝影愛好者的首選。然而,它的重量和價格是其明顯的短板,對于輕便性有要求的用戶來說可能需要權衡。
購買建議
選擇鏡頭時,需求是關鍵。1545輕便、畫質優(yōu)秀,適合預算有限且對便攜性有要求的用戶;1855則以卓越畫質和廣角端優(yōu)勢吸引專業(yè)級攝影者。當然,如果你對重量敏感,1650可能不是最知信優(yōu)選擇。記住,對于遠端焦段的需求,考慮50230等長焦鏡頭才是明智之舉。
攝影是一條不斷探索的道路,選擇合適的鏡頭就像挑選攝影的伙伴,只有明確自己的需求,才能找到最契合的那一個。無論你選擇了哪款,攝影的樂趣在于每一次的捕捉和分享,祝你在攝影的旅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鏡頭故事。
附:樣圖欣賞
XC1545
XF1855
攝影之路的足跡:從新手到專業(yè),20個月的攝影之旅,用平凡的器材記錄非凡的視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