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反相機配置怎么看,主要看什么?
我個人覺得,單反的配置主要是像素、CCD尺寸、焦距、連拍速度、感光度、對焦速度這6個方面。
1、像素:高一點的相對就較好,市面上主要有1000萬、1200萬或1400萬。更專業(yè)的更貴的像素會相應更高,具體看自己的要求
2、CCD尺寸:它對單反來說很重要!越大越好,成像越清晰。1000萬的大約在24mm×16mm。傳感器大小數碼相機傳感器類型主要有CMOS和CCD兩個類型,目前主要是背照式CMOS。CMOS優(yōu)點是功能的集成性,功能更加多樣化兼容性更強,畫質上雖有些比不上CCD。技術上處理之后也可以接受,傳感器的大小直接決定了畫質的好壞。一般情況下,傳感器的尺寸越大畫質越好。
3、焦距:變焦越大越好。焦距最小值越小,視野就越大(廣角鏡頭),有18mm、17mm、12mm等,主要是用在風景拍攝。焦距值越大(看得越遠),就是長焦鏡頭,現在有300mm、400mm、600mm、800mm,主要用在體育攝影、動物攝影等。光圈越大越好。購買時候盡量買最大光圈值較大的。很少有鏡頭的最大光圈出來的畫質是這個鏡頭的最佳畫質,一般都是減小三檔。較大的光圈值,一方面有利于畫質,另一方面,對于適應更昏暗的環(huán)境更有利。就鏡頭來說,最大光圈值還有光圈調控范圍都很重要,較小的光圈有利于顯示更多的細節(jié)。鏡頭的光圈倍數最好不要超過五倍,所謂大倍光圈應急還成,講求畫質還是算了。很多人變焦頭和定焦頭兼?zhèn)渚褪菫榱藫碛写蠊馊ν瑫r也有一定的適應性。鏡頭的品質也很重要。比較有名的有徠卡鏡頭、尼克爾鏡頭、佳能鏡頭、施耐德鏡頭、卡爾蔡司鏡頭、索尼G鏡頭、賓得鏡頭等。
4、連拍速度:連拍速度越快,證明相機就越好;卡片機一般1秒1-2張,單反可以1秒8張左右,更專業(yè)的會更多!
5、感光度:ISO值范圍越大越好,快門范圍越大越好。
6、對焦速度:對焦及測光系統卡片機其實也有,但是基本可以忽略。佳能和尼康代表了這個方面的最好水平,至少綜合方面來說是的。對了,低端的單反用到時五面鏡,高端的單發(fā)取景用的是五菱鏡,后者較為明亮清晰,但是在可視范圍及倍率上有差異。
7、機身材質:好點的單反都是鎂鋁合金,輕便結實,一般防水防沙等性能都比較好。這個屬于參考因素,什么價位有什么配置。
以上算是比較基礎的參考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單反相機是數碼相機的一種,單反相機就具有數碼相機的一些特性,那么在選擇單反相機的時候,單反主要看的參數。
第一個要看單反的品牌,我們知道好的品牌具有扎實的售后,單反相機里比較常見的有尼康、佳能、等品牌,對于單反入門很重要因為每個品牌的特點不一樣,鏡頭等配件也很難通用。
第二個要看單反相機基本參數,包括像素,對焦系統,測光系統,連拍功能等像素家用一般1000-1600萬足矣。對焦現在一般入門機都能達到11點夠用了,連拍4張左右。
第三個要看單反相機的傳感器尺寸,通常來說感器尺寸越大,感光面積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萬像素相機效果通常好于1/2.7英寸的400萬像素相機,相同尺寸的傳感器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這也會導致單個像素的感光面積縮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傳感器尺寸較大的單反相機,價格也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響數碼相機的體積重量。超薄、超輕的數碼相機一般傳感器尺寸也小,而越專業(yè)的數碼相機,傳感器尺寸也越大。
第四個要看單反相機的快門速度,它是數碼相機快門的重要考察參數,各個不同型號的數碼相機的快門速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在使用單反相機來拍攝景物時,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門的速度,因為按快門時只有考慮了快門的啟動時間,并且掌握好快門的釋放時機,才能捕捉到生動的畫面曝光補償。
相機配置,底大一級壓死人,傳感器面積直接決定相機等級,接下來的像素、連拍、感光度、對焦四者一樣重要,風光和人像攝影可以偏重高像素,動物和體育攝影偏重連拍和對焦,視頻攝影偏重感光度
優(yōu)先鏡頭 買你買得起最貴的鏡頭 機身 哪怕買舊機型都不要緊 鏡頭永遠是最重要的
二、買單反相機看什么參數?
看全幅還是非全幅:感光元件的大小直接影響出片質量;看機身結構:鋁鎂合金機身和塑料機身比,肯定前者更好;看操控按鈕:是雙撥輪說明是中級高級單波輪則是入門級;看連拍速度:好相機連拍速度一般都比較高;看iso寬容度:iso寬容度高,說明相機的控噪能力強。
更多關于買單反相機看哪些參數,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三、買數碼相機主要看什么參數?
相機參數?一般分為 EV,快門速度(shutter),光圈,ISO。
1、EV 值:反映曝光多少的一個量,升降EV值,快門和光圈將做出對應的調整,EV值越大,畫面越亮;
2、快門速度(shutter):代表著曝光時間的長短,通常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所需的曝光時間越短;
3、光圈: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光量的裝置,相同的ISO與快門條件下,光圈越大畫面也就會越亮;
4、ISO:感光度,感光數值越高接受的光量也就越多,在相同的光圈與快門條件下,畫面會隨著感亮度增加而明亮。相對的畫面的噪點(顆粒感)也會增加。
我個人覺得,選數碼相機主要選的就是“有效像素”。像素很大部分決定畫質,當然除了像素外,鏡頭、感光元件、圖像處理器和相機自身程序等,都是決定畫質的原因。長焦數碼相機具有加大光學變焦倍數,光學變焦備注越大,能拍攝的景物就越遠。
我之前做過一個攻略,查詢對比了幾款相機
1、富士XF10? ;價格不到3000;有效像素2400萬、等效焦距28mm f2.8-16,視頻4K;適合平時旅游,記錄生活;內置濾鏡,畫質不錯;但光線不好的時候不好對焦;
XF10體積小巧,重量僅為280克,擁有APS-C畫幅和全新功能讓它成為了智能手機用戶升級拍攝和攝影愛好者的理想伴侶。XF10搭載APS-C尺寸傳感器,不但照片質量出色,而且具有超寬動態(tài)范圍。成像銳度清晰且分辨率高,能夠充分滿足各類攝影師的拍攝要求。采用18.5mmF2.8富士龍鏡頭(相當于35mm格式的28mm焦距),適合從風景到街拍的各類主題拍攝。集合了X系列相機的所有特點,簡單易用的操控加上高清畫質和各種創(chuàng)意拍攝選項,帶來諸多精彩。XF10有諸多全新拍攝功能。它采用了一種全新的方式,可以自動傳輸圖像到智能手機;還增加了“街拍”功能,可以預設焦距和光圈為2M/F8或5M/F5.6。
2、索尼DSC-RX100M7 ;價格貴,8000左右;有效像素2010萬、等效焦距24-200mm f2.8-4.5,視頻也是4K。這款評價是很全能,適合需要長焦和多種拍攝需求場景的人。
新一代RX100系列旗艦黑卡DSC-RX100M7在小巧機身內搭載24-200mm大變焦鏡頭,提供多場景下的拍攝能力;新開發(fā)的1英寸Exmor RS堆棧式影像傳感器具備約2010萬有效像素,在保持高畫質的同時具有20張/秒的無黑屏高速連拍,讓運動題材拍攝更加輕松。有Vlog拍攝需求的話,相機中加入了3.5mm麥克風輸入、視頻豎拍支持及4K 視頻防抖增強模式,配合新的實時眼部對焦功能讓視頻追焦更精準,畫面更穩(wěn)定,聲音記錄更清晰。
3、理光GRIII-45;價格6000左右,有效像素2400萬、等效焦距28mm f2.8,視頻全高清1080P,自帶濾鏡,拍人像挺好看的,推薦!
GR3采用APS-C畫幅約2400萬像素無低通CMOS,支持相位/對比度混合檢測AF,圖像質量和對焦性能相比GR/GR2應該都會得到顯著提升。它和賓得新一代數碼單反一樣集成了圖像處理器“加速元件”(類似于索尼的前端LSI),能夠提升處理性能和降噪效果,幫助GR3達到ISO 102400的最高感光度。CMOS單元還集成了超聲波除塵功能,避免灰塵影響拍攝效果。
規(guī)格上依舊是18.3/2.8(全畫幅等效規(guī)格為28/4),但GR3上的鏡頭是全新開發(fā)的 。直觀結果是最近對焦距離從距離鏡頭前端0.1m縮短到0.06m(放大倍率約0.35x),同時光學尺寸也更加緊湊 ―― 即便如此,依然保留了內置ND4濾鏡,值得點贊。很多人抱怨伸縮式鏡頭會延誤拍攝時機。這一次,GR3采用了更強勁的鏡頭馬達,官方宣稱從閉合到可以拍攝的時間僅為0.8秒。
重新設計鏡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GR3采用了CMOS位移防抖組件。防抖元件占用更多機內空間,只有更小巧的鏡頭單元才能保證機身尺寸依舊便攜。事實上,結合取消內置閃光燈等調整,GR3的機身尺寸是比GR/GR2更加小巧的。GR3可以提供水平/垂直搖擺、旋轉共3軸抖動補償,最大防抖效果約4擋,同時支持模擬低通濾鏡功能(和賓得大多數數碼單反一樣)。
圖像風格:除了緊湊小巧的機身,等效28mm焦距和快速抓拍模式外,理光GR系列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有它的影像風格。GR3將以往的“圖像設定”與“畫像效果”結合在一起,提供了新的“畫像調整功能”,可以對色彩,色相,影調,對比度,對比度(亮部/暗部),銳度,明暗,調色,濾鏡效果,顆粒感和HDR色調進行調整
以上,供你參考
買一款相機,要看技術參數和非技術參數
一、技術參數
首先,最最重要的畫質,取決于CCD的大小。
CCD大,畫質才好。CCD小,任何措施都解救不了畫質上的先天不足。
目前,低端相機一般用對角線長度為1/2.3英寸的小CCD。中高端相機(長焦機除外)用1/1.7英寸的大CCD。
除了決定畫質的CCD大小以外,光學變焦倍數也是決定功能和應用范圍的一個重要因素。
看光學變焦,不能只簡單地比較倍數大小。首先要看廣角端有多短,它比長焦段有多長更重要。
28~112mm的4倍光學變焦,比6倍光學變焦的35~210mm更好更有用。
像素,是基本上可以忽略的因素。
600萬與1200萬,拍得的照片無論是在電腦上看、沖印5寸7寸照片,還是打印到A4幅面,效果都幾乎沒有區(qū)別。
只有在有特殊應用需求的時候高像素才有意義。比如取證拍攝需要盡可能最多的細節(jié),或需要裁剪很小的局部進行放大處理。
二、技術以外的參數
設計水平和做工質量。
這主要由品牌決定。佳能在這方面領先于其它廠家。緊隨其后的有富士、柯達、松下等品牌。索尼的產品外觀設計很受歡迎,但做工質量方面褒貶不一。
價格。
雖說一分價錢一分貨,但也要看價錢是花在哪些地方的?;ㄥX買不需要的功能是不值的。
外觀。
喜歡就好。
體積重量。
看用途而定。一般照片畫質好、功能強的,體積都不小。就看你能不能承受。
輕、小,都是靠犧牲某些性能換來的。
如果是選購機身的話,需要關注的核心參數是:對焦系統、感光元件面積、像素、影像處理器、連拍速度(最大可連拍張數)、實際高感表現(ISO)。
如果是選購鏡頭的話,需要關注的核心參數是:焦距、光圈、是否帶防抖。
對焦系統,單反相機主要采用的是相位對焦,最直觀的就是對焦點的多少。這里存在一個誤區(qū),并不是點多就一定比點少好。關鍵要看對焦點的覆蓋面積和精度,例如十字和雙十字對焦點的數量和布局等。
另一個關鍵參數則為對應光圈,例如我們經常會看到描述中央對焦點的一句話是“中央為對應F2.8的雙十字型自動對焦”,這句話可解釋為:當使用F2.8及其以上光圈時,相機中央點對焦點會啟動雙十字感應;當使用小于F2.8的光圈時,中央點則只會使用單十字線性感應。
感光元件面積,它的大小基本上決定了一款相機的成像質量,這就是為什么這么多人選擇全幅的原因,感光元件面積大,單位像素在相同時間所采集的信息量就大,成像質量自然就會比面積較小的感光元件好,當然這是在絕對的情況下,因為影響畫質的因素很多。我們要記得的就是,感光元件面積越大畫質越好。
像素,這個問題實際比較有爭議,有關高像素無用論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過,所以我這里說的直白一點:一款相機的最高像素等于它所拍攝最大尺寸圖片分辨率的長*寬。比如索尼全幅微單A7,它擁有2430萬有效像素,所以它能拍攝的最大尺寸照片分辨率為6000*4000。
當像素越高,可裁切的余量也就越大,當壓縮到我們??吹恼掌叽鐣r,畫質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更好。但是像素越高,對相機的圖像處理器、高感、后期時電腦的配置等,都會有較高的要求。所以,不要過分貪戀高像素。
廠商一般都用風光片作為高像素的賣點
影像處理器,最常見的有佳能DIGIC系列、尼康EXPEED系列等,一款相機可以將光信號轉換成數碼照片主要就是靠它,相機在工作時的一切運算、操作指令,全部是由它來負責。影像處理器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畫質的好壞,特別是直出JPG格式的圖片,以及高感及機內降噪的表現。
鏡頭的光學素質和傳感器的素質就像一盤菜的原材料,至于成品怎么樣,大廚的手藝也是關鍵的部分,這大廚就是影像處理器。每年發(fā)布的新款相機基本上都會升級影像處理器,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買新不買舊,新的處理器在成像算法、圖像優(yōu)化上會有更好的表現,也會加入一些機內后期優(yōu)化圖像的新功能。
在選擇相機時即使相同的像素數也是有區(qū)別的:
一是使用的感官原件是什么?現在主要有ccd和cmos兩種,消費機上一般用的是ccd,單反現在多用cmos。需要特別指出的是Super
CCD
EXR頗有獨到之處,一直是富士公司在業(yè)內引以自豪的產品。
二是使用的感光元件尺寸多大?相同的像素數的情況下,一般尺寸越大成像會越好。
關于數碼變焦和光學變焦:
光學變焦是鏡頭通過光學原理改變視角的功能,還是需要的。
數碼變焦完全是個噱頭,它就好像是在一張全像素拍攝的照片上裁剪下一部分一樣,而這一操作完全可以通過Photoshop等圖像軟件后期裁剪實現而且更靈活更直觀。所以完全沒必要考慮!
驗機時一定要注意:
1、鏡頭是否有劃傷――消費機鏡頭是固定的不可更換的,所以鏡頭壞了機子就廢了。方法一是仔細觀察鏡頭,二是拍兩張照片好好看看。
2、感光元件上是否有壞點――檢查方法是拍幾張純色的照片,最好包括黑色(遮住鏡頭拍攝即可)和白色,導入電腦仔細檢查有無黑點(暗點)或白點(亮點)。感光元件上有壞點則照出的照片張張有瑕疵。
3、顯示屏上是否有壞點――檢查方法是拍幾張純色的照片,最好包括黑色(遮住鏡頭拍攝即可)和白色,在顯示屏上仔細檢查有無黑點(暗點)或白點(亮點)。顯示屏上的壞點不象感光元件上的壞點影響那么嚴重,它并不影響照片,只是影響顯示屏的預覽。
.像素與分辨率像素是數碼影像最基本的單位,每個像素就是一個小點,而不同顏色的點(像素)聚集起來就變成一幅動人的照片,數碼相機經常以像素作為等級分類依據
鏡頭和快門鏡頭的好壞直接影響相機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