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拍攝
中午的光線較強,這時拍出的照片往往陰影較深,對比度較高。很多人對中午的光線有些誤區(qū),認為中午光比較大,不適合進行人像創(chuàng)作。其實中午選擇適合的場景和角度,避免陽光直射人臉,也是可以拍出很不錯的人像作品。而且由于中午光線較強,反射光也比較充分,往往通過后期降提亮陰影、降低對比后,片子會比較通透。張片子我們在前期設計時選擇一輛紅色泰國雙條車作為主要背景,目的是為了和模特穿的婚紗形成鮮明對比,鮮艷的紅色配上中性色白色讓人視覺上更加舒適,并且紅色也為畫面增加亮點,色彩搭配比較鮮明。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原片成片的對比圖:
二、原片分析
通過觀察原片和直方圖我們有如下分析:
1、這張圖的曝光基本準確,雖然整體較暗,但有效的控制了過曝區(qū)域,為后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人物面部偏暗,反差大,膚色不通透并且發(fā)灰。
3、顏色不夠鮮艷,色彩純度不夠,天空發(fā)白,車偏暗。
4、畫面左邊有一根多余的柱子,并且水平線稍微有些傾斜,需要對照片進行剪裁。
三、后期思路
1、將照片適當裁剪,把多余的物體去掉
(1)剪裁照片
把畫面多余的柱子給裁掉,減少畫面的干擾,讓人物主體更突出。
2、調整照片影調,找回暗部細節(jié),再進行其他微調
(1)基本影調調整
我們通過LR的基本處理面板調整這張片子的基本影調:
①稍微調整曝光,提亮畫面
②降低高光,防止過曝
③拉高陰影,找回暗部細節(jié)
④提高自然飽和度,使色彩更加鮮艷通透
處理結果如下:
(2)啟用鏡頭矯正,矯正鏡頭桶形畸變和暗角
(3)曲線工具進一步微調曝光
目的是進一步提亮暗部,增加暗部細節(jié);壓暗高光部分防止過曝。
處理結果如下:
3、局部增加相關區(qū)域的飽和度,讓色彩鮮艷明麗
(1)HSL面板調整顏色
通過前面的調整可以看出天空還是發(fā)灰,所以對藍色單獨進行調整,壓暗明度提亮飽和度,讓天空的顏色透徹和鮮艷一些。
處理結果如下:
4、提亮人物,突出主體,形成鮮明對比
用ps提亮人物實現(xiàn)通透膚色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實際上我們在lightroom中就可以實現(xiàn),秘訣就在于巧妙運用徑向濾鏡進行局部調整。
(1)徑向濾鏡調整
①徑向濾鏡位于直方圖下方的工具條中,點擊圖標或者按快捷鍵shift+M打開漸變?yōu)V鏡
②在使用上,徑向濾鏡的使用方法類似于漸變?yōu)V鏡。但是相比于漸變?yōu)V鏡,調整內容更加局部化,但是邊緣要比調整畫筆更加規(guī)律。徑向濾鏡就好比在照片上畫一個圈圈(橢圓形),然后只單獨控制圈內或者圈外的參數(shù)(曝光、白平衡、對比度、鮮艷度等等)。操作上看,可以選擇調整內容針對選區(qū)內的畫面,也可以針對選區(qū)外的畫面。
反向蒙版勾選的意思就是對圓圈內部進行局部調整,反之對外部進行調整。
③這里用了兩個徑向濾鏡,分別提亮了模特臉部和整個身體區(qū)域,稍稍改變了當時的光比,幅度較小。使用徑向濾鏡調整的目的在于:一是主要對人的膚色進行局部提亮,讓皮膚看起來更加的通透不發(fā)灰;二是讓婚紗看起來更加純白,凸顯人物主體。
處理結果如下:
5.導入Photoshop處理
(1)對人臉和身形進行液化和磨皮。磨皮插件我們運用的是DDR(這里就不多說了,以后會專門出一個磨皮教程)
(2)用調整面板-可選顏色進一步調整色彩。主要調整紅色和人物膚色還有婚紗的白色,讓這些顏色更加通透
(3)運用曲線微調,稍微畫面亮度
(4)最后看感覺最后微調下清晰度和對比度,銳化出圖
好啦,教程結束了,但是我們不妨試試,如果換一種剪裁思路和后期方向的話,是不是這樣照片又有了另一種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