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海在天池北邊五公里的山顛上,四周是石壁天險,形狀像個玉盤,被凌空托起,頗具猛將風格,俗稱“公?!薄3匚鞯囊蛔?,飛掛在峭壁上,落差有500米。元海是恢河的發(fā)源地,東和南兩面是廣闊無垠的高山牧場。
琵琶海離天池不到一公里,比天池高出十多米,形狀像個琵琶,海水清澈,天光云影,遠山近嶺倒映在水中。據(jù)說有一種青色的靈鳥,每當落葉敗枝飄入水中,便飛去噙出,以保碧水永遠清澈。
離天池東岸三公里處,是一片起伏的金色沙洲。據(jù)說,它下邊埋藏著一個叫南莊子的村莊。遠遠望去,有20多米高,和綠色的牧場形成鮮明的對比。
元海和琵琶海附近的山坡上,常能見到圓塔型石堆,一層層的薄石片是由麻頁巖風化而成的。在天池和元海之間還能見距今300萬年前的冰臼。
與天地為伴的元池(亦稱公海),面積0.36平方公里,水深15m左右,蓄水540萬立方米。據(jù)記載,天池水“陰霖不溢,陽旱不涸,澄亭如鑒”。傳說,每遇樹葉雜草飄落湖面,便有靈鳥飛臨噙去,故湖水清澈可鑒。天池風光秀麗,池中盛產(chǎn)鯉魚。炎夏鯉魚騰躍水面,泛起層層漣漪,波光粼粼,被稱為“天池錦鱗”一景。天池以其神奇迷人的風光,吸引著歷代帝王公卿、騷人墨客。隋大業(yè)四年(608),隋煬帝楊廣北方巡游、狩獵,于天池邊修建了規(guī)模宏偉華麗的汾陽官。大業(yè)十一年(615),隋煬帝攜文武臣僚宮娥彩女約十萬余人,浩浩蕩蕩來天池避暑游獵,極享天池勝景。內史侍郎薛道衡在宴會上即興賦詩《隨駕天池應詔》一首:“上圣家寰宇,威略振邊陲。人維窮眺覽,千里曳旌旗。駕黿臨碧海,控驥踐瑤池。曲浦騰煙霧,深浪駭驚螭?!笨上н@座行宮于隋大業(yè)十三年(617)被劉武周攻毀。這碧波蕩漾的美妙之地,也曾是歷代文人游覽的地方。據(jù)傳歐陽修、范仲淹等皆來此游樂覽勝,盛贊天池美景。元代詩人元好問則留下這樣的絕句:“天地一雨洗氛埃,令晉堂堂四望開。不上朝允峰北頂,真成不到此山來?!疤斐氐墓沤ㄖm已毀沒,然天池的秀麗風景卻與日月共存。當?shù)匕傩照湎н@塊神圣的土地,每年農歷六月十五日在天池之濱舉行傳統(tǒng)的古廟會。近些年來,寧武縣社會各界集資在天池之濱修復了盛唐時的海瀛寺,在天池增設了游艇、游船、垂釣、風景攝影等多種游樂設施,新植了松柏林帶,修建了直達池濱的公路,開展了以天地勝景為中心,輻射管涔山名勝景區(qū)蘆芽山、汾源靈沼、小懸空寺、萬佛洞、萬年冰窖、支鍋奇石、寧武關樓、古長城等旅游活動項目,游覽天池的盛況正日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