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機鏡頭口徑與f值的問題
除了比較最大光圈值以外,你還需要知道最大光圈值的F2.8是在那個焦距達到的,和同樣的鏡頭的望遠的最大光圈值,才能知道哪個比較好。比如相機A的F2.8是在28mm達到的,而B的F2.8是在24mm達到的。那么相機A就要比相機B好些,因為當相機B達到24mm的時候,光圈值可能是F2.8或3.0了。相機的最大光圈值通常有兩個,一個是在最大的廣角,另一個是在最遠的長焦焦距。所以你除了比較廣角,還需要比較望遠焦距。比如相機的A的焦距是28-280mm,而相機B的焦距是24-240mm,那么相機標明最大光圈值通常會是F2.8/F4.9, 而相機B是F2.8/F5.4,這么在短焦焦距,相機A的光圈值較好,而在長焦焦距相機A還是要比相機B好。因為在280mm最大光圈值還可以達到F4.9,而相機B的240mm已經(jīng)是F5.4,較小。所以盡管相機B支持24mm但是光圈值都沒有相機A好。通常來說,較大的鏡頭直徑,在望遠的最大光圈值也較大,因為鏡頭的孔徑大。所以比較鏡頭,需要看同樣的焦距(最大廣角和最大的望遠焦距)的最大光圈值,不能只看一個了。
二、一般相機鏡頭尺寸范圍是多少?
18~55mm 最普通的一種單反鏡頭
三、照相機的鏡頭的直徑大小對照片的質量有什么區(qū)別
照相機鏡頭在其他參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如:成像,焦距等相同),一般來說口徑越大成像質量越好。
因為在相同焦距同一位置時拍攝同一景物,口徑越大進光量就越多,可以相對提高快門的速度,以便在拍攝高速運動物體或在夜間時保持較快的快門速度,同時也可以獲得更小的景深。
而鏡頭的光圈是用f表示的,f的大小等于像距(鏡頭光心與底片或ccd、cmos的距離)與光圈的口徑的比,數(shù)據(jù)越大表示受光量越少,越小表示受光量越大,因此可以看出f并不表示光圈的實際大小。對于相同焦距的鏡頭來說,口徑越大f值就可以做的越小,受光量就可以越多。這就為什么一些相機可以把最大光圈做到2.8,可是有的相機更厲害可以做到1.4的原因了。
對于不同口徑的鏡頭的照相機,相同光圈(f)就是表示相同的受光量,在同一速度情況下暴光強度是一樣的。但是對于大口徑相機來說還可以將f調(diào)節(jié)到更小,以獲得更快的暴光速度,或更小的景深。
如果拿一個直徑6厘米的鏡頭(像距長),它的最大光圈值只能做到2.8。另一個,直徑3厘米(像距短),它的最大光圈也能做到2.8。他們比較的話,獲得最小景深么應該是6厘米的鏡頭。因為從進入鏡頭光線中通過光心的光線與平行主光軸的光線夾角上看口徑為6厘米的大,3厘米的小,那么在不改變原來被拍攝物體大小的改變相同位置時,6厘米鏡頭的相距改變的幅度比3厘米鏡頭的幅度大,說明被拍攝物體在畫面上獲得清晰的畫面時變化的幅度不可以太大,也就是景深小。
四、為什么說單反相機鏡頭,大口徑比較好?比如67mm比52mm好
同口徑,焦距與光圈成反比。同光圈,焦距越長口徑越大,沒有什么好不好,主要是看成像質量
五、鏡頭直徑是怎么算出來的?
不知你說的直徑是那個參數(shù),是鏡頭的口徑嗎。鏡頭前端的圓圈上就有。
18-55是55MM的口徑,前一代好想是52MM,你看下鏡頭前端有?。?/p>
至于如何計算出來,圓是不用計算的,口徑的大小也是光圈的大小,焦距不的不同,這個扯太遠了!
六、鏡頭口徑72和77是什么意思
是指單反鏡頭前端的口徑大小。
大光圈或者長焦鏡頭才會有這么大口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