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反相機 鏡頭 倒接
反接標頭就可以拍微距了。反接標頭景深會非常非磨隱常的淺,想實現(xiàn)對焦必須一點一點前后移動嘗試,拍微距有種專用的微距云搏含臺,同時片子四周會產(chǎn)生很大瞎銀廳的暗角。
貼一張我用尼康50/1.8反接拍的片。
因為光賣汪圈開到最大的時候,景深會非常的淺,可能連一毫米都沒有,所以要拍微距,光圈必須要收,一般都是到F8以下的,50 1.8D具有光中拿仔圈敏老環(huán),可以玩倒接的
二、鏡頭反接拍微距的有效對焦距離大概是多少
用不同的鏡頭反接,州埋對焦距離是不一樣的。旁簡我用過105微和200微反接過冊啟螞50mm/1.8的標頭,對焦距離基本上在1~5cm左右吧。
三、36個攝影專業(yè)術語解析
36個攝影專業(yè)術語解析
鏡頭專業(yè)術語
大三元:三個恒定光圈為2.8的變焦鏡頭。16-35mm/24-70mm/70-200mm三款鏡頭。
小三元:三個恒定光圈為F4的變焦鏡頭。
尼康小三元:(16-35mm/24-120mm/70-200mm)。
佳能小三元:(17-40mm/24-105mm/70-200mm)。
索尼E口小三元:(16-35mm/24-70mm/70-200mm)。
小痰盂:佳能 EF 50mm F/1.8鏡頭。
餅干頭:是指單反鏡頭中,很薄類似餅干頭,最大光圈一般只有F2.4-2.8。
七工匠:國產(chǎn)鏡頭,比較適合新手。
蔡司鏡頭:蔡司的單反鏡頭目前主要包含Classic、Milvus、Otus這三大系列,但是都比較貴。
鏡頭分類
標準鏡頭:一般的標準鏡頭就是指50mm焦段的鏡頭,接近人眼看到的距離,而且鏡頭畸變比較小。35mm焦段鏡頭在半畫幅相機上也接近人眼看到的。
定焦鏡頭:不可以變換焦距,恒定只有一個焦距。例如50mmf1.8,就是一個50焦段的定焦鏡頭。
變焦鏡頭:鏡頭可以轉(zhuǎn)動變換焦距,例24-105mm或者18-200mm等,具有兩個數(shù)字的都是變焦鏡頭。
廣角鏡頭:視野非常寬廣,也可能存在邊緣失真(超廣角),如果變得足夠?qū)?,圖像將變成圓形(魚眼)。
遠攝鏡頭:演唱會/追星鏡頭,例如55-250mm或者70-200mm。焦距比標準的鏡頭要長一些,能夠放大遠處的場景,令畫面近在眼前。
微距鏡頭:微距比較適合拍攝花/動物/產(chǎn)品等照片,微距鏡頭是能夠近離拍攝物體,可以1比1再現(xiàn)總結。
曝光補償:是一種曝光控制方法,如果拍出的畫面太亮或太暗,可以通過調(diào)整曝光補償達到想要的明暗效果,相機中曝光補償單位用EV表示。
相機拍攝模式:相機的功能轉(zhuǎn)盤中常見的有Auto全自動檔、程序曝光模式(P)、光圈優(yōu)先模式(Av或A)、快門優(yōu)先模式(Tv或S)、手動曝光模式(M)、以及情景模式等。
學攝影常用拍攝模式通常為光圈優(yōu)先/快門優(yōu)先。
jpg、raw:jpg被稱為有損壓縮格式。jpg格式是一種很常用的圖像存儲壓首握縮格式,文件較小,畫質(zhì)較差raw被稱為無損壓縮格式。
文件是指相機獲得的圖像信息沒有經(jīng)過任何處理,畫面的細節(jié)很好的被保留下來的原始圖像,文件較大,畫質(zhì)較好。
白平衡:白平衡是相機控制色彩的一個重要的參數(shù),日常不同時姿孫間光線環(huán)境也不同。
相機白平衡設置是為了:
①還原真實的色彩;
②調(diào)節(jié)畫面冷暖色調(diào)。
想要偏黃暖色調(diào)時,調(diào)高色溫 K值;
想要偏藍冷色調(diào)時,調(diào)低色溫K值。
跑焦:拍照時原本的對焦點,改變了原來對焦的位置。畫面出現(xiàn)模糊,不清楚的狀態(tài)就會被稱為跑焦。
快門延遲:如果使用高速快門后,按下快門會立刻記錄拍攝瞬間。如果使用慢門拍攝(例如1/15s)拍攝,快門就會有延遲,反映一段時間才會記錄畫面。
快速鏡頭:指大光圈鏡頭,例如F1.8或F1.2等。
鏡頭光暈:當光源直接照射鏡頭時發(fā)生,例如在逆光時拍攝,畫面會出現(xiàn)圓形光暈,會增加照片的氛圍感。
曝光過度:在直方圖右側(cè)圖表下方有高光,白色區(qū)域沒有細節(jié)。
遮光布:一種用于漫射和柔化光線的半透明布料,可以是帶有半透明紗布或反光板,也可以使電影布??梢宰龅梅浅4螅旁谶m當位置,以創(chuàng)造陰影。
色差:鏡頭無法將所有顏色聚焦在同一點上。會以彩色條紋的形式出現(xiàn)在圖像中的暗部與亮部相交區(qū)域可以使用PS/LR調(diào)整。
超焦距:拍攝風光時使用,可拍攝最大景深的焦距。
環(huán)境光:是指場景中發(fā)生的光源,不添加任何閃光燈或光線調(diào)節(jié)器。光源有可能是日光/燈光或人造光。
主光:是指照片的主光源,可能是日光/影棚主燈光。路燈下/反光板都可以作為主要光源。
補光:是僅次于主燈的光源。它主者冊慶要用于將陰影填充它可以通過使用閃光燈,反光板等。
強光:例如在正午12點時的光線。強光下一般拍攝的照片人臉會有很重的陰影,過度不明顯不適合拍攝。
柔光:散射光的光線,如陰天或者陰影的地方是屬于柔光,這種類型的光能夠產(chǎn)生柔和的陰影,臉部不會有陰影。
照明模式:這是光線直射在拍攝對象臉部的方式。這樣面部就會有特定的光影模式。
照明比率:主光和輔光的強度(亮度)之間的比例,是拍攝對象臉部的亮影和陰影邊的差異。
反光板:用于反射光線的設備可以給拍攝主題補光。
閃光燈:一般相機會自帶閃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