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機影像迎來史上「最嚴苛」測試?對焦速度還能這樣比
事實上,對焦速度往往決定了用戶們日常抓拍的效率,而手機作為日常輕量化攝影數(shù)碼產品,經常需要抓拍一些精彩、有趣的生活照片,比如奔跑的兒童、飛馳的車輛、路過的行人等等,所以手機對焦速度對于用戶來說,對日常的抓拍體驗影響很大。
對此,我們也測試了最近正在熱賣的三款機型:OPPO Reno6 Pro+、iPhone12 Pro和三星S21+。那么OPPO作為國產手機大廠,在相機對焦速度方面與蘋果、三星這樣的全球手機巨頭相比表現(xiàn)如何呢?我們接下來一起去看鋒饑看吧。
首先,我們將一張紙擋在手機后置鏡頭前,再快速拿開,以此來考驗并對比三款手機在白天室內環(huán)境下的對焦速度。從上圖可以發(fā)現(xiàn)在白天室內環(huán)境下,三星S21+的對焦速度表現(xiàn)十分穩(wěn)擾拿定,幾乎是紙片一拿開就能穩(wěn)穩(wěn)的對焦至我們的模特臉上。當然,OPPO Reno6 Pro+和iPhone12 Pro的對焦速度也十分快速,基本上是同時實現(xiàn)精準對焦。
接下來,再在夜間逆光環(huán)境下對比三款手機的對焦速度。這次在白天表現(xiàn)最好的三星S21+的對焦速度有些不盡人意,其并沒有快速對焦至模特的面部,而是前后反復對焦,甚至有些虛焦了。而OPPO Reno6 Pro+和iPhone12 Pro二者在夜間逆光的環(huán)境下卻又快又穩(wěn)地對焦至模特臉上。從以上對焦速度的比拼中,看得出來,Reno6 Pro+在對焦速度的體驗上絲毫不比蘋果、三星遜色。
OPPO Reno6 Pro+的對焦速度之所以能夠與三星S21+和iPhone12 Pro不相上下,離不開優(yōu)秀的硬件配置與軟件調校。OPPO Reno6 Pro+后置主攝采用5000萬像素的索尼IMX766旗艦傳感器,采用全局2 2OCL結構并支持全像素全向對焦等,帶來了極快的對焦硬件速度表現(xiàn)。值得一提的是,IMX766旗艦傳感器擁有1/1.56英寸大底,配合上OPPO工程師團隊的影像調試,即使是在弱光的夜間環(huán)境下,依舊有著豐富的拍攝體驗。
總的來說,經過以上對比之后我們可以看出OPPO Reno6 Pro+的對焦速度表現(xiàn)可圈可點,再配合上Reno6系列的AI煥采人像視頻技術,能夠精準而漂亮地記錄用戶們生活的點點滴滴。話說回來,如果你是個日常熱愛拍攝的手機用戶的話,OPPO Reno6 Pro+的確能給你帶來不錯的體緩基搭驗,大家不妨前往線下門店實際上手體驗一下其拍攝實力吧。
#數(shù)碼愛好者# #OPPO Reno6#
二、定焦相機是不是不能自動對焦??
‘定焦鏡頭’與‘自動對焦’兩個概念。
1-定焦鏡頭是指該鏡頭不能變焦,賀螞比如50MM定焦頭做定了的50MM焦段。
而變焦頭側可以從低升叢焦段通過調節(jié)‘變焦環(huán)’把鏡頭焦距變向長焦段:
下圖是一只變焦鏡頭 ? ?圖中上圖是低焦段,鏡頭縮回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中下圖是長焦段,鏡頭伸出
? ? ? 2-自動對焦(聚焦)鏡頭是指鏡頭可手動對焦外還有自動聚焦‘對焦’功能。
? ? ?下圖AF是禪笑埋自動對焦檔 ?M是手動對焦檔。
定焦畫質遠遠高于州含逗變焦,這也就是我們一些老彎專業(yè)拍照手機在專業(yè)畫質測試上會比一些卡片機表現(xiàn)的好,因為手機鏡頭的定焦的。
但是定焦機子很貴比如萊卡M9,單反的定焦鏡冊賣頭也很昂貴,
同樣如果你出去外拍可能就要攜帶多支鏡頭,因為無法實現(xiàn)變焦。
但是畫質絕對是變焦鏡頭無法比的。
定焦跟對焦沒有關系。
定焦定的是焦段,對焦對的是焦距。
所謂的定正者焦指的是鬧余鏡頭的焦距被固定,不能進行焦距的伸縮,和自動對焦關系不大液清滾。另外,現(xiàn)在的定焦相機素質都是非常高的,自動對焦精準快速。
定焦相機不能自動對焦。
三、全幅性價比之王 尼康24-85mm ED VR評測
【IT168 評測】2012年6月,尼康AF-S 24-85mm f/3.5-4.5G ED VR這款FX格式變焦頭是伴隨著萬元內全幅機D600的傳言一起到來的,這無疑掀起了攝影界新的一輪“腥風血雨”。
這款鏡頭現(xiàn)階段大陸行貨的報價在三千五左右,因為其剛上市不久,根據(jù)市場規(guī)律來看,還是有很大的降價空間的。相對不是很高價位的FX變焦鏡頭的出現(xiàn)被很多網友認為是全畫幅數(shù)碼單反低價化、平民化的預兆。也有人覺得如此廉價的全幅鏡頭素質必然不敢恭維,配不上全幅機器,是尼康市場定位的一大失誤。究竟哪種猜測才是對的?在時間給我們真正的答案以前,我們能做的只是懷揣興奮的等待。等待之余,不妨請大家跟隨筆者的評測先來全面了解下這款鏡頭吧。
外觀小巧、防塵設計,但塑料感強、手感一般
尼康AF-S 24-85mm f/3.5-4.5G ED VR這款鏡頭是兼容FX格式的,這個焦段在全幅機身上可以說是一款既有廣角又有長焦的實用掛機鏡頭。放在APS-C上的等效焦距是36-127mm,很尷尬的焦段。那么顯然,這款鏡頭就是專門為全畫幅用戶定制的。
▲尼康AF-S 24-85mm f/3.5-4.5G ED VR外觀
這支24-85鏡頭采用了輕便和緊湊的外形設計,重量僅約465g,在24mm廣角端時只有82mm長的鏡身加上輕巧的重量使得它非常適合作為掛機頭。
▲尼康AF-S 24-85mm f/3.5-4.5G ED VR配D800裝機圖
尼康AF-S 24-85mm f/3.5-4.5G ED VR擁有72mm的口徑,“眼睛”不大不小不算亮騷,但也不會太掉份兒。接上全幅機身D800,看上去竟然有種出乎意料的和諧。不過在筆者端起相機的時候發(fā)現(xiàn)465g的重量配D800上還是顯得單薄了點。畢竟鏡頭為了降低成本,在用料上還是跟頂級鏡頭有不少的差距,塑料感還是很強的。機身耐用性跟牢固性可能有所欠褲運缺,但是便攜性卻增加了很多。這某種程度上為很多詬病頂級變焦鏡頭重量的攝影愛好者們帶來了福音。
▲廣角蘆頃/長焦狀態(tài)長度對比圖
尼康24-85采用了伸縮式設計,這樣設計的好處就是能極大的減少了鏡頭收縮時的長度,但相對來說容易落灰,大家在使用時需要比較小心。此外,對焦環(huán)前置的設計讓實際拍攝中的變焦變得更加順手。不過讓筆者想吐槽的是這款鏡頭的變焦環(huán)阻尼較大,使用起來非常生澀(也有可能是因為個體差異)。總體說來較短的鏡身跟阻尼較大的變焦環(huán)令這個鏡頭在拍攝時的變焦手感欠佳。雖然這支新鏡頭沒有配備變焦環(huán)鎖,但較大的阻尼使得鏡筒長度在非拍攝狀態(tài)下也不會因為自重而發(fā)生改變,這也算是賽翁失馬吧。
▲防塵皮圈
值得注意的是,鏡頭后部設計有一個皮圈。很多人選擇單反就是為了體驗拆卸、互換鏡頭的樂趣。因為鏡頭要經常從機身上拆卸,后鏡與機身的接口處很容易進灰。這個皮圈設計能很好的起到防塵作用。
外觀小結:24-85焦段很實用,72mmd的口徑配UV也不會太貴。雖然塑料感很強但貴在夠輕便。細節(jié)設計很貼心,但是變焦環(huán)的阻尼過大。整體上來說外觀緊湊,攜帶起來輕巧便攜但使用手感一般。
歷代版本回顧
24-85這個焦段應該說是非常常見了,這并非N家第一款24-85,其實在它之前,就已經有兩款24-85發(fā)布過了。不妨讓我們通過基本數(shù)據(jù)來了解下他們各自的特性吧。
歷代同焦段鏡頭盤點
鏡頭型號
AF-S 24-85mm f/3.5-4.5G ED VR
AF-S 24-85mm f/3.5-4.5G IF-ED
AF-S 24-85mm f/2.8-4 G IF
發(fā)布時間
2012年6月
2002年2月
2000年10月
最大光圈
f/3.5-4.5
f/2.8-4
鏡片構成
16/11(1片ED 3片非球面)
15/12(1片ED 1片非球面)
15/11(2片非球面)
光圈葉片
7(圓形)
7
9
最近對焦距離
38cm
50cm(微距模式21cm)
濾鏡胡嘩梁尺寸
72mm
67mm
72mm
廣角端長度
82mm
72.5mm
82.5mm
重量
465g
415g
545g
特殊功能
四檔防抖,三腳架自動檢測
無
微距
比起它的上一代產品,AF-S 24-85mm f/3.5-4.5G ED VR進步明顯,除了用料跟設計上有了很大的優(yōu)化以外,最吸引人的改進就是加入了四檔防抖功能跟自動三腳架檢測。然而比起第一代的24-85在光圈、微距上要略遜。不過其第一代產品已經很老了,結構光學結構跟鍍膜上要比現(xiàn)在差很多,也沒有防抖等功能,并且一代產品現(xiàn)在的最低報價也超過了四千,相比較而言還是新一代的24-85更具有性價比。
參數(shù)小結:N家顯然在24-85這個焦段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技術基礎,這令我們更加期待,新款24-85能帶給我們的什么樣的驚喜?不妨讓我們開始畫質上的評測吧!
${PageNumber}
分辨率數(shù)據(jù)不錯,其實一般
選擇鏡頭,相信大多數(shù)人首先關注的就是該鏡頭的分辨率如何。畢竟分辨率是畫質的最基本的屬性。
隨著數(shù)碼相機技術的日益發(fā)展,機身像素跟成像素質的提升已經不能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了,這樣一個大前提加上這是一款定制給全幅相機的鏡頭,我們有理由質疑它的分辨率能否滿足全幅相機的要求。為此,筆者選擇了目前全幅單反中的像素之王D800為這款鏡頭做出了分辨率測試。
在分辨率測試中我們使用尼康D800搭載AF 24-85/3.5-4.5鏡頭拍攝ISO12233分辨率標板(4000線)各檔光圈下的樣本,并通過Imatest軟件進行測試,最后得出廣角跟長焦端各檔光圈下的分辨率數(shù)值。測試結果如下:
▲廣角分辨率
廣角端整體表還是非常不錯的。光圈全開時分辨率達到了2500線左右,收縮2-3檔光圈至F8則達到最優(yōu)分辨率4000線以上。如果要使用廣角端拍攝風光照片時,推薦大家使用F8左右的光圈以獲得更多的細節(jié)。
▲長焦分辨率
長焦端相對廣角端要“肉一點”,但是整體水平也是不錯的。最大光圈下也能超越2500線,相信長焦最大光圈人像除了能虛化背影以外,還能獲得很好的銳度。最高分辨率依舊出現(xiàn)在最大光圈收縮兩檔后的光圈段。如果對背景虛化沒有要求,長焦時使用F11拍攝能獲得最佳的細節(jié)。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對于尼康24-85這樣一只三千五百元價位的廉價鏡頭而言,其分辨率是相當不錯的,Imatest測試的最高值超過了四千。不過筆者想說的是,實際上這款鏡頭的分辨率可能也就是一般水準。因為在評測中使用了D800這款頂級像素的機身,D800完全發(fā)揮了鏡頭的性能還有富余。在此筆者想稍微給大家參考一下的就是D800搭載尼康50mm F1.4G可以測試最高值可以超過五千,而50 1.4G卻還不是尼康官方推薦的D800最佳搭配鏡頭。由此可見,這款鏡頭如果是放在一些低像素機身上,表現(xiàn)可能也就是乏善可陳。
畸變控制有待加強
畸變對于大變焦倍數(shù)鏡頭來說是無法避免的,這也是為什么頂級變焦頭都是把變焦倍數(shù)控制在三倍以內的原因。如果畸變太大,我們在使用廣角近距拍攝時畫面就容易出現(xiàn)桶形畸變,主要表現(xiàn)為畫面中心向外凸;長焦端則會出現(xiàn)枕形畸變,表現(xiàn)為中心內凹。
這支鏡頭使用了三片非球面鏡片控制畸變(要知道類似焦段的尼康24-70 F2.8鏡皇也僅僅是三片非球面鏡片而已),這讓我們非常期待它的畸變控制。
在IT168評測室中,我們使用尼康D800搭配24-85拍攝畸變測試標版進行測試,結果如下圖:
▲廣角畸變測試圖
▲長焦畸變測試圖
實際測試以后筆者小小的失望了一下。大家從圖中不難看出,廣角端畸變相當嚴重。長焦85mm端的枕形畸變同樣有點說不過去了,畫面失真非常厲害。
▲廣角實拍
▲長焦實拍
在實際拍攝中,這款鏡頭的畸變表現(xiàn)跟測試結果沒有太大偏差。對于線條比較多的物體,邊緣畸變非常嚴重,中心還勉強可以接受。
總的來說,作為一個尼康粉,筆者實在不愿意用“慘不忍睹”這個詞來形容心中愛慕已久的廠家。但是作為一個相機評測編輯,筆者還是想公允的評價一下:這款鏡頭的畸變還是比較嚴重的。建議大家在拍攝一些嚴謹題材的時候后使用該鏡頭畸變較小的中焦段進行拍攝或者盡量規(guī)避線條比較多的背景。
${PageNumber}
天然文藝小暗角,你還有什么好抱怨的?
對于任意一款號稱“兼容FX格式”的鏡頭,四角失光肯定是必須測試的項目。
在IT168標準評測環(huán)境中,采用尼康D800機身,機身暗角校正關閉。分別在廣角跟長焦端用各檔光圈實拍進行鏡頭四角失光測試。
▲暗角測試對比圖
測試結果表明,這款鏡頭的暗角還是非常明顯的。大家可以從測試圖中看出來,在實際使用中廣角端最大光圈的暗角非常明顯,當光圈縮到F5.6暗角明顯減少;在長焦端,鏡頭同樣存在失光現(xiàn)象,同樣需要收縮光圈到F5.6才能明顯減少暗角。
在這個追求個性的年代,很多攝影師都會可以追求一些暗角讓照片顯得充滿文藝氣息。而且就算不想要暗角,我們也可以通過機身的暗角校正或者是后期軟件來修正四角失光現(xiàn)象。所以存在這種程度的暗角在筆者看來并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站在科學的角度,從設計上來講,四角失光是一個需要被克服的技術難點。
廣角長焦,兼顧微距
盡管尼康24-85并不具備微距拍攝功能,但是如果有很好的放大倍率,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拍攝一些小品類的題材。
這款鏡頭的放大倍率為0.22倍,最近對焦距離為38cm,光從參數(shù)上來看它是具備一定的微距功能的。那么具體效果如何?不妨我們來看看最近對焦距離下的拍攝測試效果。
▲廣角端最近對焦距離拍攝
可以看到廣角端拍攝的畫面由于細節(jié)過多很難抓住別人的眼球,而通過24mm的長焦端拍攝,我們可以將整個畫面裁切到紅框所示的區(qū)域:
▲長焦端最近對焦距離拍攝
通過長焦端拍攝的畫面不僅簡單利落,這個焦段F4.5的光圈下,背景虛化的效果也更好了。因此我們還可以使用尼康這款24-85拍攝一些靜物、微距類的小品題材,只要不是有專業(yè)微距要求的職業(yè)攝影師發(fā)燒友,擁有這款鏡頭以后完全可以減少購買專用微距頭的開支。
${PageNumber}
抗眩光不錯
除了畸變失光以外,眩光也是鏡頭固有的特點之一,這主要還是由于單反鏡頭鏡片數(shù)量較多決定的。一般說來在逆光拍攝的時候,眩光的產生對畫面會有一定的干擾。
這款鏡頭使用的是尼康超級綜合涂層,可以提供不錯的畫面表現(xiàn),但是跟頂級涂層還是有差距的,這一點從鏡頭面對1500w白熾燈的抗眩光測試中也能看出端倪。
▲抗眩光測試
從測試來看這款鏡頭的逆光表現(xiàn)還是非常不錯的,沒有明顯的霧化跟鬼影,不過有時候拍攝風光或者小清新人像,逆光出來的眩光效果反而能夠增加照片的韻味。不過這需要眩光好看才行,對光暈的角度、大小都有著太高的要求,前期想刻意拍攝基本不可行。大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還是盡量避免眩光更好。
紫邊控制非常不錯
很多鏡頭在大光比環(huán)境下拍攝,畫面明暗交界處會出現(xiàn)刺眼的紫邊現(xiàn)象。難看的紫邊顯然會直接影響畫面質量。那么這款鏡頭的紫邊抑制如何呢?不妨讓我們實際感受下。
采用85mm端,分別用各檔光圈進行拍攝,然后對畫面紅框部分進行100%取樣。
▲紫邊測試圖
從測試結果不難發(fā)現(xiàn),24-85的紫邊抑制還是非常不錯的。縱觀畫面并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的紫邊,畫面放大到100%在明暗交界處會有輕微的紫邊現(xiàn)象,光圈縮到F11紫邊會有些微改善,但是依舊存在。整體說來,這是一款可以在大光比環(huán)境中大膽使用的鏡頭。
焦外效果
AF-S 24-85mm f/3.5-4.5G ED VR有著七片圓形的光圈葉片,理論上應該能獲得非常圓潤柔和的焦外效果。然而筆者跟絕大多數(shù)讀者朋友們一樣,也不相信或者說討厭“理論上”這三個字,并且堅信“理論”就是“不現(xiàn)實”的同義詞。于是乎便有了如下實拍測試。
▲焦外測試
在廣角端最大光圈時,背景能夠實現(xiàn)一定的虛化效果,但不是很明顯,畢竟沒有大光圈。焦外過渡相對比較自然柔和的,沒有明顯的二線性。
在長焦端,雖然最大光圈只有F4.5,但是較長的焦段一樣營造了淺景深效果??梢耘臄z出不錯的背景虛化作品,用于人像再合適不過了。同樣,焦外相對還是比較圓潤好看的,沒有明顯的二線性。
總的來說這款鏡頭的焦外還是相當圓潤的,只不過沒有大光圈確實是一個硬傷,淺景深效果只能靠長焦來實現(xiàn)。
${PageNumber}
超強的四檔鏡頭防抖
鏡頭防抖功能往往能為用戶爭取更低的快門,使得用戶即便是弱光下也能用慢速快門拍出清晰的照片而不用提高ISO犧牲畫質。24-85搭載了尼康二代鏡頭防抖技術,理論上能夠降低四檔快門。
采用最長焦端85mm,理論安全快門1/85s,那降低四檔以后應該可以實現(xiàn)手持1/5s左右也能獲取相對清晰畫面的效果。對此,筆者采用D800機身,分別關閉、開啟VR對同一場景進行手持拍攝然后畫面的100%截圖進行對比。
▲85mm畫面100%截取圖
從樣片截取對比圖中不難防線四檔防抖名副其實。即便是1/6S這樣的極端快門,手持也能獲得比較清晰的畫面。建議大家要充分利用這款鏡頭強大的防抖功能。
便利的自動三腳架檢測
一般說來鏡頭防抖技術是通過鏡頭尋找抖動然后向抖動方向做出補償來實現(xiàn)的?,F(xiàn)在普遍被大眾認可的一點就是知果鏡頭防抖功能沒有發(fā)現(xiàn)抖動,鏡頭尋找抖動本身會導致微小的抖動。所以很多時候把開啟防抖把相機架在三腳架上拍攝反而不如同快門速度下開啟了防抖功能的手持穩(wěn)定。 所以一般說來在三腳架上拍攝是要關閉鏡頭的VR功能的。
鑒于很多攝影師在上三腳架的時候都會忘記關閉VR這一點(不管你忘沒忘,我反正每次都忘),尼康在此款鏡頭上加入了自動三腳架檢測功能。即便不關閉VR,鏡頭也能自動檢測出來避免不必要的抖動。
不妨讓我們觀察下把相機架上架子,在85mm焦段,分別開啟/關閉VR功能時同快門速度下樣片的100%截圖對比效果。
▲自動三腳架檢測測試圖
通過上圖,用肉眼觀察很難發(fā)現(xiàn)兩者清晰度的區(qū)別,由此可見尼康此款鏡頭搭載的自動三腳架檢測功能還是相當有效果的。
${PageNumber}
實拍樣片
▲人像 感光度:ISO 100 焦距:85mm 光圈:F4.5 快門:1/800s
▲微距 感光度:ISO 400 焦距:85mm 光圈:F4.5 快門:1/160s
▲人像 感光度:ISO 200焦距:85mm 光圈:F4.5快門:1/200s
▲人像 感光度:ISO 200 焦距:52mm 光圈:F4.5 快門:1/2000s
▲人像 感光度:ISO 400 焦距:24mm 光圈:F3.5 快門:1/160s
▲微距 感光度:ISO 400 焦距:85mm 光圈:F4.5快門:1/160s
▲人像 感光度:ISO 200 焦距:36mm 光圈:F4.5 快門:1/320s
▲風光 感光度:ISO 100 焦距:24mm 光圈:F11 快門:1/100s
▲人像 感光度:ISO 200焦距:85mm 光圈:F4.5 快門:1/80s
${PageNumber}
編輯總評:全幅性價比之王
出色的硬件配置跟成熟的技術基礎造就了24-85不錯的光學素質??偟恼f來這款鏡頭除了畸變大了點以外,在其他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是中上水準的。目前這款鏡頭剛上市不久,大陸行貨的報價是3500左右,那么這就意味著再過一段時間港貨的價格可能只有三千出頭。除了“性價比”筆者實在想不到別的詞來形容了。
然而有趣的是,價格便宜本是鏡頭的一個優(yōu)勢,可是在這款鏡頭身上卻出現(xiàn)了一個爭議——三千元的全畫幅鏡頭,太磕磣了點吧?
雖然一直有風聲說N家最近要推出萬元以內的全幅單反D600,但是就現(xiàn)階段而言,最新的全幅機器是價格兩萬多的D800或者是更貴的D4,即便是便宜的前代產品D700價格也是遠超一萬元了。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個鏡頭的時候都不顧其素質如何,僅僅覺得在萬元的全幅機上裝一個小幾千價位的鏡頭太不專業(yè)、太掉份就舍棄了這個鏡頭,實在叫人啼笑皆非。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款鏡頭配D800乃至D4這樣的主力機型會拉低機身的表現(xiàn)?;蛘哌@么說吧,這個價格跟光學素質的鏡頭完全就是為即將推出的萬元以內廉價全幅相機D600量身打造的。說到這里,其實對這款鏡頭爭議的核心要素已經凸顯出來了——買全畫幅單反的都是對鏡頭素質有著超高要求的職業(yè)攝影師或者是不差錢的發(fā)燒友嗎?如果是,那尼康對這款FX鏡頭乃至后期將推出的D600的市場定位肯定出現(xiàn)了問題;如果不是,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款鏡頭搭配D600將會受到非專業(yè)全幅玩家或者是暫時囊中羞澀的全幅攝影愛好者的熱捧。
優(yōu)缺點總結
相機型號優(yōu)缺點總結
優(yōu)點
1、體積小巧、攜帶便攜
2、眩光跟紫邊的控制不錯
3、四檔防抖跟自動三腳架檢驗非常實用
4、價格不貴(并且有降價空間)
缺點
1、變焦環(huán)阻尼略大
2、 鏡頭塑料感明顯
3、 長焦端枕形畸變明顯
4、 沒有大光圈
5、 銳度一般
購買建議
由于尼康 24-85mm F3.5-4.5 ED VR 是一只FX鏡頭,用于半幅機身就沒有廣角了。推薦全幅玩家購買作為日常居家或者旅行出游的掛機頭使用。當然,不看重廣角的半幅玩家購入此款鏡頭也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