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機根據(jù)鏡頭用途可分為哪幾類不同鏡頭拍攝各有什么特點?
全部是等效135相機畫幅(全幅)
魚眼,15mm一下焦距+超大畸變,拍特殊效果
超廣角鏡頭,11-24mm焦距,拍風景,畫面有沖擊力
超廣角移軸鏡頭,11-24mm焦距+大像場,拍建筑或風景
廣角鏡頭,24-35mm焦距,拍一般風景,畸變不是很大,如有大光圈也能拍人
廣角移軸鏡頭,24-35mm焦距,拍建筑或風景,也可以兼顧特殊虛化
標準鏡頭,50mm左右,一般配有大光圈拍人,幾乎沒有畸變,也能拍風景或別的
標準移軸鏡頭50mm左右,可以拍建筑或人像,可以實現(xiàn)特殊虛化
標準微距鏡頭,60mm左右,最近對焦距離近,可以拍小物件或小昆蟲
中長焦鏡頭,85-135mm,一般配有大光圈拍人,虛化適中,焦外較美,畸變較小,也可以拍風景或別的
中長焦移軸鏡頭,90mm左右,可以拍建筑或人像,可以實現(xiàn)特殊虛化
攝遠鏡頭,200-400mm,虛化明顯,主要拍運動,動物,人像,風景特寫與廣域星空
長焦微距鏡頭,180mm左右,放大比大,主要拍小物件或小昆蟲
超攝遠鏡頭,400mm-1700mm(無上限),虛化明顯,主要拍運動,動物,風景特寫和深空攝影
純手打,求選!
按鏡頭類型分類的話,有標準鏡頭,標準變焦鏡頭和移軸,魚眼的類型,這里面使用率最高的自然是前兩者,后兩者一般用于建筑拍攝及特殊題材需要。
按用途分類,有廣角,長焦,微距等類型,廣角一般用于大場景的拍攝,其畫面的空間透視感較強,長焦用于遠攝或者人像,其空間壓縮感較強經(jīng),拍攝人像的景深較淺,會很好的突出主題,微距的話,一般用來拍攝微小型物體,可以很好的展示微小型物體的細節(jié)。
攝影入門級要了解相機的鏡頭,不同的鏡頭有不同的用處,漲知識了
二、騰龍004是全時手動對焦嗎?
騰龍004,是指騰龍F004鏡頭。這支鏡頭支持全時手動對焦。
這支鏡頭的型號是騰龍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F004)
它是一支微距鏡頭。
俗話說,微距無弱旅。這支鏡頭的性能是非常之高的。其畫質(zhì)不弱于原廠鏡頭。
同時,從功能角度說,這支鏡頭的各項功能也都是很全面的。
比如,這支鏡頭支持防抖。
比如,這支鏡頭帶測距窗,可以非常方便地確認對焦距離。
最重要的,這支鏡頭支持全時手動對焦功能。這樣可以在拍攝時非常方便的進行對焦調(diào)整。這對于微距鏡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是,好像上一代騰龍的90微也是吧,
三、問個關(guān)于鏡頭的白癡問題
微距頭還有40MM ?60MM的 ?90MM的,焦距和是不是微距鏡頭沒有關(guān)系
要看這支鏡頭是不是微距設計,微距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可以達到1CM,普通鏡頭達不到那么近的最近對焦距離,所以拍不了微距
四、尼康D90為什么很近得拍東西的時候?qū)共荒軐Χ铱扉T也按不下去的,
每一款鏡頭都有最近對焦距離的
小于這個距離 鏡頭就無法對焦
快門也就安不下去
表現(xiàn)物體細節(jié)用100mm左右的焦距
在最近點對焦 基本上就可以了
如果要求更高 就需要微距鏡頭了
尼康的105vr和騰龍的90微都很不錯的
五、canon(佳能) ef 28-90mm f/45-6鏡頭
沒用過這只老頭。故只能復制粘貼了,參考下。
鏡頭的性能特點
這款EF28-90毫米f/3.5-5.6 USM鏡頭在保持相同重量和體積的基礎上對光學系統(tǒng)重新設計,使長焦端擴展為90毫米。在相同的最近0.38米距離,無需微距設置可以直接攝取0.3倍放大率的影像。在同類型鏡頭中具有小巧、輕便、變焦比率更大、近攝放大率更高的優(yōu)勢。鏡頭全部采用無鉛光學透鏡,在同類型鏡頭中也是唯一采用超聲波馬達的鏡頭,AF調(diào)焦更靜聲快捷。
光學系統(tǒng)
鏡頭的光學系統(tǒng)設計為10片8組光學結(jié)構(gòu)。其后端第2片為紫外光硬化成型(Pmo)非球面透鏡,可以有效校正光學系統(tǒng)的球面像差,使全變焦范圍都能獲得高素質(zhì)的影像。鏡頭前端鏡組旋轉(zhuǎn)調(diào)焦(使用偏振鏡應先對焦,后調(diào)整角度)。鏡頭上分別設定AF自動和M手動調(diào)焦操作。
SQF測試
新版SQF測試儀器所測得的SQF值:
28mm處有可察覺的桶型畸變(1.35%),50mm和90mm處均為很小的枕型畸變(分別為0.40%和0.45%)。膠平面曝光精確度除最大光圈時由于四周光量下降呈約1/3檔欠曝外,其余每檔光圈下均很精確。28mm處的最近對焦距離為36厘米,此時放大率為1:10,中央銳度在所有光圈下均極佳,邊緣銳度f/4至f/8時低于普通水平,f/11時可接受,f/16時好,f/22時很好,最佳光圈為f/16。50mm處的最近對焦距離為35.5厘米,此時放大率為1:5.6,中央銳度在所有光圈下均極佳,邊緣銳度f/4.5至f/5.6時低于普通水平,f/8時好,f/11至f/29時極佳,最佳光圈為f/16。90mm處的最近對焦距離為35.5厘米,此時放大率為1:3.1,中央銳度f/5.6至f/16時好,f/22至f/32時很好,邊緣銳度f/5.6至f/8低于普通水平,f/11時好,f/22至f/32時很好,最佳光圈為為f/22。
反轉(zhuǎn)片實拍測試
反轉(zhuǎn)片實拍測試,除90mm處f/5.6和f/32時中央和邊緣均略軟外,其余所有焦長下中央到邊緣均很銳利,反差好。四周光量下降在所有焦長下均自f/8始消失。眩光在所有焦長最大光圈時均得到很好地控制。
MTF特性曲線分析
通過該鏡頭的MTF特性曲線與原型EF28-80毫米f/3.5-5.6 V USM鏡頭的MTF特性曲線對比,可以看出新鏡頭的優(yōu)勢在90毫米焦距端。該鏡頭在90毫米焦距最大光圈時,體現(xiàn)鏡頭反差再現(xiàn)率(影像反差比景物反差)的10線/毫米(黑粗線)在像場中央為87%,至像場邊緣均勻上升為93%。在光圈f/8條件下(藍色粗線),全像場都均勻達到95%的高水平。
最大光圈時,代表鏡頭銳度還原率(影像銳度比景物銳度)的30線/毫米(黑細線)在像場中央為70%,直徑20毫米范圍是74%,邊緣為66%。光圈f/8條件下 (藍色細線)在像場直徑20毫米范圍是80%,邊緣為70%。
再看代表子午方向的反差水平,最大光圈時(黑粗虛線),以及光圈f/8條件下(藍色粗虛線)都與弧矢方向 (黑、藍實線)有很好的重合,代表子午方向的銳度水平,最大光圈時(黑細虛線)和光圈f/8條件下(藍色細虛線)也都與弧矢方向(黑、藍細實線)有很好的重合。說明這款普及型輕便標準變焦距鏡頭所擴展的長焦范圍具有很高影像素質(zhì)和實用性,尤其適合家庭、旅游和業(yè)余攝影創(chuàng)作使用。
這是當年EOS300膠片相機配套的套機鏡頭,考慮到當時主要是針對膠片相機設計的,此鏡頭的分辨率,抗色散性能都不適用于現(xiàn)在的數(shù)碼單反,原因是現(xiàn)在的數(shù)碼單反像素要比135膠片高很多。
如果不出大圖或不需要使用100%像素,此頭還是很方便的,焦段也比較適用,重量比較輕。家用拍照或者旅游,比較方便。
如果追求比較好的藝術(shù)效果,還是換一支吧.
不值得換錢買,白來的可以先用著
好老的鏡頭 還是別買了 不管是用在什么上面都不合適了
你老師啊,這么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