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評判數碼相機的優(yōu)劣,關鍵看畢早拿畫質和操控兩大系統(tǒng),影響畫質的硬件是傳感器、鏡頭和圖像處理器,影響操控的硬件是對焦系統(tǒng)、連拍能力、抗惡劣環(huán)境(沙漠、濕地、高寒等)能力等等;同時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顏值;
2、關于傳感器。根據國際最權威的第三方傳感器評測機構法國DXO
Mark實驗室的評測,M5傳感器(DXO沒有對M6的傳感器作出評測,但M5和M6搭載的是相同的傳感器)的總分77分,其中色彩是色彩深度(顏色記錄能力)為23.4
bits,動態(tài)范圍(即寬容度,從白到黑之間的灰階記睜裂錄能力)為12.4
Evs,可用高感(弱光記錄能力)為1262
ISO;A6000相對應的成績分別是總分82分,其中色深24.1bits,動態(tài)13.1Evs,高感1347iso。因此,A6000的傳感器由于EOSM6;
3、鏡頭。無反(微單)相機可換鏡頭,沒有可比性。由于法蘭距的原因,佳能M系列只能使用佳能EF-M卡口鏡頭,使用佳能單反鏡頭必須使用佳能轉接環(huán),A6000則可以使用索尼的手搭全部微單鏡頭(含全畫幅鏡頭),使用mb4、mc11等轉接環(huán)還可以使用佳能的、適馬的單反鏡頭(A6000使用轉接環(huán)時對焦速度稍受影響,索尼以后的A6500等則影響不大),故A6000的鏡頭資源更豐富。但如果使用各自品牌的鏡頭,佳能的鏡頭更好,索尼雖然也有素質領先的鏡頭(比如FE50mmF1.4等),但數量不多,而且價格昂貴,佳能鏡頭總體上比索尼鏡頭更好,無論是鏡頭素質還是性價比。如果M6只使用EF-M卡口原生鏡頭,A6000只是用索尼的半畫幅鏡頭,佳能完勝;
4、圖像處理器。佳能的處理器技術總體上優(yōu)于索尼處理器,表現為自動白平衡更精準,色彩還原更準確等等。M6處理器的優(yōu)點是RAW格式采用14bits無損壓縮,A6000則是12bits有損壓縮。圖像處理器M6更好。但是,A6000也有局部領先的地方,比如索尼的多幀降噪技術,手持夜景非常好用,特別是A6000可以使用索尼獨家的成像APP,新手也能出大片,具有更高的可玩性;
5、就操控而言,A6000采用集成179點相位差對焦+25點反差對焦的混合對焦系統(tǒng),M6采用全像素雙核對焦系統(tǒng)(即傳感器上的每個像素點都具備既可以對焦又可以成像的雙核功能),對焦速度都很快,但在目前的技術下,混合對焦的單次對焦速度和連續(xù)追焦性能,均稍好于全像素對焦,故A6000的操控性能比M6稍好一點;
6、影響像質的硬件百分比是傳感器占45%,鏡頭占50%,處理器占5%。A6000的傳感器技術更好,而M6的鏡頭、處理器更好。如果都使用套頭拍攝的話,M6的像質優(yōu)于A6000,如果都使用素質相同的鏡頭,并且使用RAW格式拍片并作后期(索尼的色彩不如佳能,需要后期修正),則A6000的像質優(yōu)于M6,因為傳感器的成像比重高于處理器。
【佳能M6】
操作菜單好用,觸摸屏也讓操作更便利,特別切換對焦的時候燃圓
人像效果好,多數能直出,能自拍,屏幕的照片觀感也好
鏡頭群廣且便宜
雙核的對焦在靜態(tài)對焦還是相當快的
缺點:
在動態(tài)抓拍連拍,和a6000差距大,也容易卡頓
除了操控,其他方面佳能都不是最出色的,但其實普通用戶真的足夠的
【索尼a6000】
照片畫質,視頻畫質會更加出色
頂級的對焦,連拍性能
缺點:
菜單系統(tǒng)真的難用,沒有觸摸屏更加不方便,切換對焦還得按鍵
屏幕觀感偏黃,需要后期,對于新手,哪有天天去PS的
鏡頭群的升級比佳能貴的多
【總結】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看你看重什么,我個人是喜歡佳能M6,
第一,操控性真的是體驗爽,
第二,人像直出效果好,本來也是學來拍人居多,
第三,雙核的對焦還是很快的,只是連拍差些,
第四,能自拍,這是妹紙喜歡的
第五,鏡頭啊
第六,皮孝塌其實頂級的畫質視頻,連拍,對于普通慎鋒用戶,居于以上幾點,還是可以放棄的,況且區(qū)
別也沒那么不可接受
a6000好,EOS-M6屬于入門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