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技攝影大賽講話稿
2021年10月18日,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在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希臘古奧林匹亞遺址采集成功時的致辭講話。
10月27日,在北京2022冬奧會開幕倒計時100天的重要節(jié)點,以“影像助力冬奧文化傳播,科技推動冬奧遺產共享”為主題的2021北京國際攝影周《魅力冰雪——北京2022冬奧文化影像主題展》在中華世紀壇啟幕。一幅幅聚焦冬奧競技賽場的經典瞬間、記錄新中國冰雪運動發(fā)展的鏡頭畫面以及來自1896年首屆雅典奧運會的珍貴歷史影像,將這里裝扮成冬奧文化影像空間,為北京冬奧會獻上一場光影盛宴。
2. 科技攝影展
好看,
國家動物博物館是世界公認的、亞洲最大、研究水平最高、綜合實力最強的動物系統(tǒng)分類與進化研究中心。
國家動物博物館借鑒現(xiàn)代化博物館的主題展示法,采用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等多學科的知識集中體現(xiàn)主題,引入4D動感影院等高科技視聽設施,讓深奧的科學哲理變得更加平易近人。該博物館2009年開放,舉辦了野生動物攝影展,展覽分為鳥類、昆蟲和非洲野生動物三部分,成為北京攝影愛好者的盛會。
3. 科技攝影大賽主題
1、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又稱荷賽,是1956年由荷蘭三位攝影家發(fā)起創(chuàng)立的基金會支持的,該基金會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并增強人們對新聞攝影的廣泛興趣,傳播信息并加強國際間的相互理解?!?/p>
四十年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的規(guī)模在不斷擴大,每年都有數(shù)十個國家近萬幅作品參賽,比賽項目發(fā)展到9類19項,是世界上參與范圍最廣,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新聞攝影大賽。荷賽每年還常增設一些特別獎,如“匈牙利李斯特獎”、“奧斯卡·巴納克獎”等。
荷賽所涉及的題材的多樣性使其參賽及獲獎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類的日常生活,它的作品已成為人類所處的時代和歷史的見證。
2、哈蘇國際攝影獎
哈蘇基金會是由厄納和維克多·哈蘇捐贈的遺產于1979年建立的?;饡淖谥际谴龠M自然科學和攝影領域的科學教育和研究。該基金會每年都撥款資助眾多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蘇國際攝影獎。
1989年,該基金會在瑞典哥德堡成立并向公眾開放了哈蘇攝影中心(哈蘇中心),該中心已經舉辦了一系列展覽和文化演講活動。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還建有一個面向研究者和學生的攝影研究與參考書圖書館,收藏有包括歷屆哈蘇國際攝影獎獲獎者作品在內的豐富的圖片。
哈蘇國際攝影獎創(chuàng)辦于1980年,當前已經逐步成為一項國際攝影界重要的攝影賽事,主要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的攝影師的主要成就”。該獎項由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攝影家和資深專家推薦3名候選人,最終得主則由哈蘇基金會董事會從3名候選人中選定。
3、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開始于1917年的普利策獎由美國著名報人約瑟夫·普利策創(chuàng)立,主要分為新聞獎和文化藝術獎。
普利策逝后立下遺囑,將財產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設立普利策獎,獎勵新聞界、文學界、音樂界的卓越人士,該獎自1917年以來每年頒發(fā)一次。 85年來,普利策獎象征了美國最負責任的寫作和最優(yōu)美的文字。
特別是新聞獎,更是美國報界的最高榮譽。每一個希望有所作為的美國記者無不以獲得普利策新聞獎作為奮斗的目標。 普利策獎的評委由有成就的名記者組成。
當年的優(yōu)勝者由評委審查、挑選,但評選結果需經哥倫比亞大學顧問委員會通過,并由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宣布。 首屆普利策攝影獎是1942年頒發(fā)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頒發(fā)一次。從1968年開始,攝影類增設了專題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通常由一組照片組成。
普利策攝影獎獲獎作品具有重要意義。不少美國人對于許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當年普利策獎獲獎照片形成的。事實上,許多美國人是通過回憶他們第一次看到這些影像時正在做什么來記錄自己的一生的。
4、國家攝影大典
國家攝影大典是國家攝影一年一度、面向全球攝影人的年度盛典,是全球攝影產業(yè)發(fā)展的風向標,同時也是一年一度全球攝影人的思想盛宴。
一年一度的國家攝影大典,將對本年度涌現(xiàn)出來的全球攝影領域的大事件進行盤點;將對本年度涌現(xiàn)出來的影響全球的圖片進行評選和頒獎;將對本年度涌現(xiàn)出來的攝影事件進行多角度的剖析;將對下一年度及未來全球攝影發(fā)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和展望。
2012年4月22日,國家攝影大典首屆盛典在中國北京勝利舉行,1200多人參加了本屆盛典,會議現(xiàn)場展出了1000多幅優(yōu)秀攝影作品。盛典還對首批“達蓋爾獎”進行了揭曉和頒獎。
國家攝影大典是全球攝影人的尖峰盛會,每年將在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qū)舉行。
5、達蓋爾獎
達蓋爾獎,是國家攝影大典的最高獎項,以照相機的發(fā)明人法國著名發(fā)明家、化學家和藝術家路易·雅克·曼德·達蓋爾(Louis·Jaque·Manteis·Daquelle)的名字命名。為了紀念他對人類攝影事業(yè)的貢獻,國家攝影大典把每年的最高榮譽獎定為達蓋爾獎。
4. 科技攝影大賽講話稿范文
開學術報告拍照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和建議:
1. 拍攝角度:為了拍攝到整個演講者和投影屏幕的內容,可以選擇盡可能遠離講臺,以適當?shù)慕嵌扰臄z;
2. 避免晃動:如果您手持相機,在拍攝時要穩(wěn)定相機,避免抖動和扭曲的照片;
3. 焦距:根據(jù)你所用相機的具體規(guī)格,選擇合適的焦距拍攝,以保證最佳的圖片清晰度;
4. 光線:室內光線多變,需要您合理調整相機的光圈、快門時間等參數(shù),以獲得最佳的拍攝效果;
5. 不影響演講:在拍攝時,要考慮不影響演講者的演講,盡可能保持安靜和不影響別人,以避免影響演講的效果。
此外,您還可以將相機安裝在適當?shù)娜_架上進行拍攝,這可以更好地穩(wěn)定相機,并使觀看者看到更清晰、更穩(wěn)定的圖像。以上是一些拍攝學術報告的建議和注意事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5. 科技攝影大賽講話稿怎么寫
時隔五年后,奧林匹克圣火7月23日晚再度在日本東京點燃。
125年奧運歷史上首次延期的2020年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延期一年后在東京奧林匹克體育場(亦稱國立競技場)開幕。
當?shù)貢r間20時,在沒有觀眾的體育場中央場地,一顆徐徐萌芽的種子模型拉開了本屆奧運會開幕式的序幕。
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東京奧運會不得不延期一年。然而,世界各地運動員追求奧林匹克的信念依然,盡管彼此隔離,但大家并不孤單。日復一日,一年過去了,大家終于又相聚到了奧林匹克旗幟下。來自日本的藝術家們通過舞蹈和音樂,藝術地再現(xiàn)了這一艱難困苦的過程。
隨后,206個代表團依次入場。走在各代表團最前面的是奧林匹克發(fā)祥地希臘代表團,世界難民代表團緊隨其后,接下來的出場順序以日語五十個假名排序,2028年、2024年奧運會的東道主美國、法國以及本屆奧運會東道主日本最后三個出場。
中國代表團第110個出場,擔任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的是女排運動員朱婷和跆拳道運動員趙帥。本屆奧運會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境外參賽規(guī)模最大的一屆奧運會,代表團共有777人,其中運動員431人,將參加除沖浪、棒壘球和手球之外的30個大項、225個小項的比賽,為境外參賽小項最多的一屆。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致辭中表示,我們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應對當今世界的諸多挑戰(zhàn)。我們從這次疫情大流行中得到的教訓就是,我們需要更加團結,團結意味著尊重和平等,也意味著幫助、分享、關懷。這種團結推動了我們通過體育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因為團結,我們今晚才走到了一起。沒有團結,就沒有和平,只有團結,我們才能變得更強大。團結也讓我們感受到,我們即將走出黑暗的隧道盡頭,我們已經看到了曙光。
為響應國際奧委會“更團結”的呼喚,也為了向世界人民表達共同抗擊疫情、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本屆奧運會開幕式的主題為:Moving Forward(前進)和United by Emotion(情同與共)。
無人機在體育場的上空組成本屆奧運會的會徽圖案,會徽又變化組成我們共同生活的星球——地球。
日本天皇德仁宣布奧運會開幕。
當?shù)氐乃囆g家們通過影像向世界觀眾奉獻上一場簡約而精彩的文藝表演。
出于防控疫情和控制成本的需要,本屆奧運會開幕式演出形式大幅簡化,藝術家更多地利用光影技術來呈現(xiàn)精彩內容,而非實景裝飾。同時,開幕式的主題緊緊圍繞這樣一個理念——通過運動員的積極表現(xiàn)和體育的力量,奧運會可以給世界各地的人們帶來新的希望和鼓勵,就如本屆奧運會的主題——情同與共。
最后,采集于去年3月的希臘奧林匹亞,于今年3月25日在福島縣啟動、歷時121天、歷經47個都道府縣、經過約一萬名火炬手傳送的奧運圣火,終于抵達了本屆奧運會的主會場。
日本著名運動員大坂直美點燃了主火炬塔。
東京奧運會共設33個大項、339個小項,包括5個新增項目:攀巖、滑板、沖浪、空手道和棒壘球,其中棒壘球是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再度成為正式項目,其他四項是首次成為奧運會正式項目??偣矊⒂?1000名運動員參與比賽。
6. 科技攝影大賽講話稿模板
序言是一本書最開始的部分,通常由作者或其他知名人士撰寫,提供一些背景信息、介紹內容和目標讀者,并對書籍的主題或作者進行評價。以下是一個書籍序言的范例:
尊敬的讀者:
我非常高興向您推薦這本名為《自然之美》的書。作為本書的作者,我有幸在過去幾十年中,親身體驗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無論是在山野、河流還是海洋中。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往往會忘記我們與自然的緊密聯(lián)系以及自然給我們帶來的益處。
本書致力于通過文字和圖片,讓讀者重新認識并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本書共涵蓋了從極地到沙漠、從山峰到海洋等多種不同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它們中獨特的生物群落和風景。每個章節(jié)都提供了深入的解釋和描述,同時配以精美的插圖和攝影作品。
此外,本書也包括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欣賞大自然并與之和諧共存。我相信,通過這本書,您將會對自然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能更好地享受自然帶給我們的快樂和幸福。
在此,我要感謝所有為本書付出心血和支持的人們,特別是那些為了拍攝這些驚人照片而冒著生命危險的攝影師們。最后,我祝愿每位讀者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收益,并度過一個愉快的閱讀時光。
誠摯地,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