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鏡頭的焦距為100mm,它的最大光圈直徑為50mm
第一步、在日出前的清晨拍攝在雨后的早晨尋找附著在草和花上的水滴,太陽一升起這些水滴就開始蒸發(fā)。因此,我們不得不從一大早趕快拍照。下面這張照片在早上6點左右拍攝的,就在太陽升起之前?! ∪绻臄z時太陽出來了,就沒有露水來創(chuàng)建散景效果了!
第二步、使用長焦距和接近最大光圈的f值尋找露水被光線照耀的角落。光圈越大、散景圈越大,但最大光圈并不總是最好的。如果你把最大光圈縮小一點,你通常會得到一個更銳利的圓形。在這里,推薦使用了 f/3.5 的 100mm 微距鏡頭,它比 f/.2.8 的最大光圈窄一點,使用遠攝焦距長度與使用廣角或標準焦距相比,它還會產(chǎn)生更大的散景圓?! 。ㄊ褂谜馊a(chǎn)生小的散景圓圈)
第三步、通過正曝光補償增強光澤在沒有曝光補償?shù)那闆r下拍攝照片
2. 一個鏡頭的焦距為100mm,光圈孔徑為50mm,光圈系數(shù)為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nèi)感光面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nèi)。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數(shù)值表示。
1、光圈的大小通常可以通過光圈的數(shù)據(jù)來看,數(shù)據(jù)越小光圈越大,光圈大的景深越小,反之亦反。
2、光圈的大小與鏡頭的焦距的長短有關(guān)。比如兩個鏡頭光圈都是f=2的,可是一個焦距為50mm,另一個為100mm,通過計算100mm焦距的口徑要大于50mm焦距鏡頭的口徑(一個是50,后面的是25)前一個景深就要比后一個更好控制。所以說不僅要看光圈的大小,還要看焦距的長短。
3. 焦距為200mm的鏡頭為
簡單的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頂點之間的距離.
也就是說,你的鏡面到感光原件(CCD)或膠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8-55mm或18-200mm.這個由于變焦鏡頭的制造工藝不問題看得不是很明顯,但你可以找些簡單的定焦鏡頭看看,焦距越長(大)的鏡頭,一般鏡筒也很長.天文望遠鏡有好幾米長的.
光圈就相當于一個控制光線"流量"的閥門.計算公式:光圈值=[鏡頭焦距]/[入射瞳直徑]這個解釋起來就有點煩了.但對于一個愛好都來說,知道光圈越小(數(shù)值越大),進入到相機里的光線就越少,就行了.
4. 鏡頭焦距為80mm,光孔直徑為20mm,光圈系數(shù)為
以佳能20mm/f2.8和28mm/f1.8定焦鏡頭為例,二者從焦距對比,相差不大,都屬于短焦廣角鏡頭,20mm定焦鏡頭視角更寬,比較適合在室內(nèi)等狹促地方拍攝全景;28mm定焦鏡頭稍窄,但是更適合掃街、拍攝園林建筑等。二者從光圈通光量對比20mm定焦鏡頭f2.8的光圈通光量較小,不如28mm定焦鏡頭f1.8的光圈通光量大,大光圈一般在光線不足的環(huán)境能夠更好發(fā)揮作用。
5. 某個照相機的標準鏡頭焦距為80mm
20-80的鏡頭,58mm是鏡頭的大小,屬于標準焦距鏡頭,也算小廣角。
6. 某個照相機的標準鏡頭的焦距為80mm,這個照相機屬于( )
80mm焦距是定焦鏡頭,沒有倍數(shù)。
7. 鏡頭焦距為50mm,光孔直徑為20mm,光圈系數(shù)為
光圈與焦距的最佳組合,視拍攝的目的而定。如拍攝人像或微距,想要淺景深效果,大光圈配合長焦距使用,比如光圈2.8,焦距200mm,景深就很淺。
如拍攝風(fēng)光片,想要大景深效果,則小光圈配合短焦距使用,比如光圈16,焦距20mm,基本前后都是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