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增距鏡原理圖解
佳能長焦鏡頭可以配1.4x或2.0x的增倍鏡,以提高其遠攝能力。增倍鏡即增距鏡,是一種能將被拍物體放大(或說拉近)拍攝的攝影附件,它能在對畫質(zhì)不造成大傷害的前提下模擬延長焦距以提高鏡頭的遠攝能力。使用增倍鏡時應注意光圈值會隨著焦段的延長而變小。
2. 增距鏡原理圖解大全
首先要從焦距說起:焦距是指鏡頭焦點離成象面(膠卷或CCD)的距離,通俗的講,焦距數(shù)越小,如135相機中常用的28毫米廣角,拍攝的場景越寬,同一物體同一拍攝距離(如人物)在畫面中就顯越得小,反之,焦距的毫米數(shù)越大,拍攝的場景就越小。
通常135相機的劃分標準為:24-35毫米焦距的鏡頭為廣角鏡頭;35-70毫米焦距的鏡頭為標準鏡頭;70-135毫米焦距的鏡頭為中焦鏡頭;135毫米以上叫長焦鏡頭。增距鏡就是用來專門增加焦距的鏡頭,接在相機和其它鏡頭之間,增距鏡增加焦距的倍數(shù)有1.4倍、2倍。
例如原來一只鏡頭為100毫米,接上1.4倍增距鏡,其焦距就變成140毫米,接上2倍增距鏡,其焦距就變成200毫米。呵呵!說起來很累人,要用實際圖象表示就簡單多了。
這是最基本的攝影技術(shù)知識之一,隨便找本攝影教材,都有介紹。
3. 增距鏡原理圖解圖片
這個msc是專用于老蛙12mm廣角鏡,佳能或尼康口,接上msc后,后端接入索尼全幅微單。用了msc后,12廣角可以變成17移軸。不考慮移軸功能的話,就是個增距轉(zhuǎn)接環(huán)。剛開始發(fā)售,還沒用過呢。當然,也許其他的佳能口尼康口鏡頭也可以同樣使用。移軸原理圖:所以,原理很簡單。就是個增距鏡+移軸機構(gòu)。增距鏡把片幅35*24變?yōu)?4*16.5,然后移軸機構(gòu)實現(xiàn)移軸成像。很巧妙的設計。
4. 增距鏡 原理
有效的。
增倍鏡是可以變焦的,增倍鏡的意思是將你手中的鏡頭通過折返原理增大倍數(shù)。
增倍鏡能夠增大攝錄機的光學變焦倍數(shù)。如果光學變焦倍數(shù)不夠,我們可以在鏡頭前加一增倍鏡,其計算方法是這樣的,一個2倍的增距鏡,套在一個原來有4倍光學變焦的數(shù)碼相機上。
那么這臺數(shù)碼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shù)由原來的1倍、2倍、3倍、4倍變?yōu)?倍、4倍、6倍和8倍,即以增距鏡的倍數(shù)和光學變焦倍數(shù)相乘所得。
5. 增距鏡到底有沒有用
距鏡又稱望遠轉(zhuǎn)換鏡或焦距增長器,它是一類比較特殊的光學器件,由多片光學鏡片組成,其作用是增長原有鏡頭的焦距。由于增距鏡是一個呈凹透鏡作用的光學系統(tǒng),所以不能單獨成像的,要與呈凸透鏡作用的常規(guī)鏡頭一起使用才能得出清晰的物像。
增距鏡的倍率有多種。常見的有2倍(俗稱增倍鏡)、1.7倍、1.4倍和1.6倍,也有少數(shù)是3倍的。鏡片數(shù)一般為四至七片不等。增距鏡一邊是卡口,與鏡頭的卡口一樣,用于連接到照相機機身上;另一邊是卡環(huán),與單反機機身上的卡環(huán)一樣,用于連接鏡頭。使用時,先將單反機上的鏡頭卸下來,將增距鏡接在機身上,然后再將鏡頭接在增距鏡上,即增距鏡在機身與鏡頭之間。
不同倍率的增距鏡可以將原鏡頭的焦距擴展至不同的范圍。如一只2倍的增距鏡可將50mm的標準鏡頭變成100mm的中焦鏡頭;而1.4倍的只能將它變成70mm的鏡頭。但是增距鏡只能用于50mm以上的鏡頭,如果與廣角鏡頭合用時,可能會出現(xiàn)遮角現(xiàn)象。
接上增距鏡后,原鏡頭上的一些參數(shù)是不會改變的,如最短聚焦距離。如果原鏡頭的最短聚焦距離為 0.5米,加上增距鏡后仍是 0.5米,由于焦距增長,所以可以得到更大的影像。
增距鏡有一個主要的缺點:在加入了增距鏡后,焦距增長了的組合鏡頭最大有效光圈減小了。所減小的規(guī)律是將增距鏡的倍率乘以原鏡頭的最大光圈系數(shù),即得出組合鏡頭的最大光圈系數(shù)。如一支70~210/4-5.6的變焦鏡頭,加入2倍的增距鏡后,其組合鏡頭為140~420/8-11的長焦鏡頭;若用1.4倍的增距鏡,則變成98~294/5.6-7.8 的變焦鏡頭。增長的規(guī)律是將增距鏡倍率乘以原鏡頭的焦距,即得出最終的組合焦距。
由于這一缺點,在使用時要注意。若照相機有內(nèi)測光系統(tǒng)的,照相機會自動補償因光圈減小而損失的曝光量;若沒有內(nèi)測光系統(tǒng),使用時要手動加以補償。對于聚焦屏有裂像的單反機,由于最大有效光圈縮小,透光量減少,在取景時,有時會出現(xiàn)裂像一半是黑的情況,不利于聚焦。
加入增距鏡后,組合鏡頭的光學質(zhì)量要比原鏡頭有所降低,如分辨率降低和反差減少。無論增距鏡做得多好,其光學質(zhì)量肯定要比原鏡頭差得多。一般宜采用較小的光圈,以提高影像的質(zhì)量。
盡管如此,增距鏡還是一種便宜的長焦鏡頭代用品,對于一般的攝影愛好者來說,所損失的光學質(zhì)量是不重要的,只要不將照片放得很大,用肉眼是比較難分辨出差別的。但增距鏡的價格就要便宜多了。例如某一用戶原有一支300/4.5的鏡頭,若購買一支600mm的鏡頭,其代價是很慘重的;所以購買增距鏡對于業(yè)余攝影愛好者來說是很劃算的,甚至連一些專業(yè)攝影師也采用增距鏡來進行工作。
Pentax和Nikon分別生產(chǎn)了一只AF 1.7X和1.6X(TC-16A)的增距鏡,可將手動聚焦鏡頭轉(zhuǎn)換成AF鏡頭。使用時,將原手動聚焦鏡頭的調(diào)焦環(huán)調(diào)至無窮遠處,自動聚焦時,手動聚焦鏡頭內(nèi)的光學元件是不動的,所有調(diào)焦的工作全由增距鏡內(nèi)的可移動光學元件來完成,從而達到自動聚焦的目的。由于Pentax和Nikon的AF卡口與原有MF卡口兼容,自然也能將手動聚焦的增距鏡用于其AF單反機上,但這已經(jīng)不能算是AF增距鏡了。
由于照相機原廠家生產(chǎn)的增距鏡數(shù)量少、使用面不廣和價格高,給鏡頭獨立生產(chǎn)廠家提供了生產(chǎn)的空檔。目前生產(chǎn)了AF增距鏡的廠家有:肯高、騰龍、適馬、威達等。
6. 增距鏡圖片
增距鏡會影響畫質(zhì)。
增距鏡可以讓我們鏡頭的焦距變長,但是也有犧牲的。一是犧牲了光圈,光圈變小了,原先是焦距乘以倍律,最大光圈也有乘以倍律,f2.8的光圈用了2倍增距鏡后,最大光圈就變成f5.6了。
再就是犧牲了影像質(zhì)量,理論上鏡片越多成像質(zhì)量受到的影響就越大,更別說另外加上的一截;使用時,因為焦距變長,景深會變得很淺,稍不留意,焦點就跑掉。
自動對焦工作也會變得不太靈敏,許多時候需要手動對焦,倍律小的對焦困難相對小些;還有就是焦距變長,光圈變小,手持拍攝時影像模糊想象很難避免,所以許多時候腳架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