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機拍攝構圖
1、三分法構圖
三分法構圖也被稱為九宮格構圖,是一種比較常見和應用十分簡單的構圖方法。
一般有兩橫兩豎將畫面均分,使用時將主體放置在線條四個交點上,或者放置在線條上。操作簡單,表現(xiàn)鮮明,畫面簡練,很多相機上都直接配備有這個構圖輔助線,應用廣泛,多應用于風景、人像等。
2、對角線構圖法
對角線構圖是指將主體安排畫面的對角線位置上,讓主體在畫面上呈現(xiàn)出一種對角關系。
這種構圖方式可以使拍攝出的畫面得到很好的縱深效果與立體效果,畫面中的線條還可以吸引人的視線,讓畫面看起來更加動感有活力,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3、S形曲線構圖
所謂S形曲線構圖,就是指利用畫面中具有類似英文字母“S”形的曲線元素來構建畫面的構圖方法。它可以是一些并沒有完全形成S形的曲線,也可以是弧度很小的曲線,這些元素都可以進行S形曲線構圖。
一般S形曲線構圖多用在拍攝風光題材的照片中,比如森林中的林間小路、平原中的小溪河流等,都是比較常見的S形曲線元素。
2. 相機拍攝構圖方法
以華為手機為例,全屏照片的拍攝方法是:
1、打開華為手機,點擊桌面的相機圖標進入。
2、打開相機后,點擊右上角的【設置】圖標。
3、在相機設置頁面點擊【分辨率】,進入分辨率設置頁面
4、將相機分辨率設置為【全屏】,再返回拍照,即可拍攝出全屏照片。
華為手機隸屬于華為消費者業(yè)務,作為華為三大核心業(yè)務之一,華為消費者業(yè)務始于2003年底,經過十余年的發(fā)展,在中國、俄羅斯、德國、瑞典、印度及美國等地設立了16個研發(fā)中心。
3. 相機拍照構圖
1.第一種方法是九宮格構圖,把整幅圖拆分成9個格子,右上方,右下方,三分之二處都是主景的擺放位置。
2.第二種適合手機拍照的留白式構圖,可以讓畫面更加簡潔,能留下想象空間,意境無窮的感覺,可以呼吸的酣暢感就來了。
3.第三種是平衡式構圖 ,平衡式構圖讓看起來平衡對應,很完美很滿足很公平,沒有主次,一般是要展示幾個形象,如月夜,水面,夜景,新聞等題材。
4.第四種是對稱式構圖,這種方法很簡單,大家都會用也都會拍,就是畫面正中垂線兩側和正中水平線上下基本對等,畫面平均,布局平衡,規(guī)矩的結構,很有趣味性。
5.第五種是X形構圖,X形構圖透視感強烈,有利于展示一種很強的一種放射感,從中心向四周逐漸擴大,縱深感很強,雄渾之范自然流露了。
6.第六種是對角線構圖法,這種方法因為構圖跟對角線像而聞名。用對角線其中的一條做一條大概的導線,這條導線也不一定是直線,可以是鋸齒的,曲線啊,折現(xiàn)啊,大概差不多就是那樣排練就行了。
4. 相機拍攝構圖ppt
16:9,16:10,4:3。還有自定義
5. 相機拍攝構圖技巧
會場拍照技巧
會場、大型活動的拍攝類似拍攝中的紀實攝影,所以對拍攝者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能熟練運用相機的各種功能、掌握會場活動的流程、短時間熟記會場主要參與者的活動范圍等等。這里把一些會場拍攝的經驗和注意事項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設備準備:
1、相機:確認相機無故障、肩帶無斷裂,如果有條件,再帶上一個備用相機;
2、電池:準備兩塊以上的電池,并帶好充電器,以免電池原因耽誤工作。
3、鏡頭:以24-70焦段作為主要鏡頭。原因很簡單,這個焦段廣角端變形不很嚴重而且包含人像拍攝最佳的50較短。廣角鏡頭邊緣變形很嚴重,誰也不想自己的面部在照片里變形,所以最好不用。如果可能,帶上一直70-200活100-300的鏡頭,長焦鏡頭拍一些領導講話的特寫十分方便,如果你可以在會場里走來走去 甚至走上主席臺,那這個長焦你也不用帶了;
4、儲存卡:最好帶上一個備用儲存卡,盡管現(xiàn)在的記錄介質儲存容量可以達到2千張4兆圖片的容量,但是你仍然要帶上一個備用的,這種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反正這東西不重。
5、腳架:三腳架在這種需要不停走動的場合一般用不上,但是最好帶上一根獨腳架,有備無患,反正也不占地,如需拍攝合影,那就別怕麻煩了。
6、閃光燈:帶上一只機外閃光燈和兩套電池。一般相機自帶的閃燈指數(shù)較小而且只能直閃,使用局限較大。
7、工具:鏡頭紙、小皮槍、刷子等清潔用品。
8、包:準備一個能把這些東西都放進去的攝影包,做到包不離身,畢竟那個東西丟了都心疼。
二、現(xiàn)場拍攝:
1、空鏡頭拍攝:到場后一定不要忘記拍攝會場以及會場各區(qū)域的空鏡。包括會場(曝光要以會場主體,如舞臺等數(shù)值為主)、大門口簽到處、一些較大的會場活動還會在會場外布置橫幅、氫氣球一類的的布置,也不能忘掉,還有就是特別的細節(jié)拍攝(會場裝飾物),比如:準備發(fā)獎用的獎杯、獎狀特寫等等。
2、主要人物會前拍攝:活動前一定要和主辦方和承辦方的負責人溝通,確定拍攝人物重點(包括主辦方領導以及受邀主要來賓等),并且記錄主要領導或重要來賓交談的場面,包括寒暄和互贈名片,盡量能夠結合背景的陳設,交代會場場所和環(huán)境。
3、活動過程拍攝:
A、領導講話拍攝:如果條件允許,盡量抵近拍攝。這樣可以將主席臺的橫幅、投影等反映會場內容的信息拍攝在畫面當中。拍攝時機需要攝影者掌握,一般在講話者抬頭與參會者眼神交流活有手勢時按下快門,這樣可使講話者顯得更加生動。也有的領導自始至終不抬頭交流,這樣的講話者拍攝一般可在講話開始時活結束時會出現(xiàn)講話這抬頭的機會。但是為了保險起見,低頭的時候一定要拍上幾張以免內容缺失。拍攝角度一般要與講話者同高,盡量不使用仰角或俯角拍攝,并和講話者保持45度左右的角度;
B、會場拍攝:主席臺拍攝一定要有全景和單人的特寫。由主席臺背景一般色調較暗,拍攝盡量使用人臉曝光值測光數(shù)據(jù),注意不要讓麥克風、水杯等擋住面部,如果有必要可以有一定的角度。另外會場內前排就坐的一般為比較重要的參會者,所以需要從左右兩個方向對會場進行拍攝。最后還要對會場全景拍攝,拍攝位置一般為后場后左、中、右三個位置各拍一張,曝光值同樣應該以主席臺測光數(shù)值為準。
c、活動拍攝:一定要注意主要領導和重要與會者的活動并兼顧其他與會者。拍攝盡量做到人物和能夠表現(xiàn)活動的主題的背景相結合。當參與活動的人員走動時,應盡量走到前面拍攝,而不是從后面跟隨。還要提醒一下,照片的曝光時寧欠勿過
三、相機的使用
1、iso:如果可能,在室內拍攝時盡量提高iso?;顒优臄z曝光速度的提高能更好的提高圖片的清晰度。至于噪點,如果你的客戶不專業(yè),那么他根本不會在乎;如果你的客戶十分專業(yè),那他絕對能理解你的做法。以我對佳能各款相機的感受,5Dmark2以上的相機,iso開到2000,60D以及同技術想能的相機可開1000,噪點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圍之內。如果是600D一類的入門相機iso800問題也不大。
2、光圈:就算你的鏡頭很棒,也盡量不要把光圈開的很大。原因有二,首先盡量不適用鏡頭的光圈值的兩端,畫質會有些輕微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大光圈(如2.8時)的對焦平面很薄,如果你拍的人物前后相差10厘米,就會出現(xiàn)一實一虛的情況。所以推薦,最好在4.5以上光圈。
3、閃光燈:在房頂不超過4米時最好采用反射閃光并利用眼神光板。反射閃光的好處是在提高拍攝主題亮度的同時,還可以適當拍攝環(huán)境的亮度,且被攝主題后不會出現(xiàn)十分明顯的黑影。眼神光板可以增加被攝主體的亮度,調整眼神光板的反光量可通過調整閃光燈的輸出功率(使亮度更高或更低)、改變閃光燈焦段或直接使用柔光板(增加閃光角度)。
在必須使用閃光燈而且需要交代環(huán)境下的情況下,一般應將保證速度最少八十分之一秒、光圈不低于4.5(保證足夠的對焦平面)、并相應調整iso值后測出曝光準確值。在使用閃光燈后通過調整閃光燈的輸出量使被攝主體曝光飽和的曝光速度比上述曝光速度稍快即可(一般達到1/100)。這樣可以更好表現(xiàn)被攝主體所處的環(huán)境。
四、拍攝集體合影
時下,各種會場要拍集體合影,各學校學生畢業(yè)更要拍集體合影。因此,有必要了解并掌握拍攝集體合影的技術技巧。
一張好的集體合影應該達到以下五點要求:
1)集體群像在畫面布局合理,充實。
2)前后排無遮擋現(xiàn)象。
3)最前一排與最后一排的人都清晰。
4)沒有前排頭大、后排頭小的透視變形。
5)沒有閉眼睛的情況。
要做到以上五點,就必須掌握好以下拍攝要領。
1、應選用標準鏡頭
標準鏡頭的視角與人眼一致,用廣角鏡頭拍集體照時會出現(xiàn)透視變形現(xiàn)象,前排人物離鏡頭近而頭大,后排人物離鏡頭遠而頭小。因此,拍集體照不能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變焦鏡頭拍集體照也應選擇35-50毫米焦距段(全畫幅相機)。
2、光圈和快門速度的選擇
集體合影的特點是:人物是靜止的且縱深大。要獲得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較慢的快門速度。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時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時宜用f/11~f/16光圈??扉T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這樣可避免個別人在拍攝中突然的晃動。當然,在光線較差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景深,只好犧牲快門速度,但一般不能低于1/8秒。
3、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因為拍攝集體合影需要較大的景深,所以常選用較小的光圈拍攝,這時快門速度較慢,為防止拍攝中出現(xiàn)“手震”,影響畫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必須使用三腳架穩(wěn)定照相機。
4、為避免前后排遮擋,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體合影時,安排隊列最好用桌椅,能使前后排更緊湊一點,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隊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還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樓前的石階照集體合影,人群站隊排列應注意的是,無論人多人少都必須隔一級站隊(即前后兩排之間應空一級),這樣才能避免前排遮擋了后排。
拍集體合影構圖很重要,不能在前排擺上過多的凳子,造成隊形細長,人物頭像很小,構圖難看。
一般拍集體合影第一排擺凳子的數(shù)量可用以下公式計算:擺凳子數(shù)量=合影人數(shù)/5
例如:100人合影,擺凳子數(shù)量=100/5= 20即100人的合影,前排領導席擺20個凳子即足。
如果拍攝100人以上的合影,最好將桌椅以照相機為軸心擺成一個弧形,因為鏡頭最清晰的焦點平面是在以鏡頭焦點距離為半徑的圓弧上。因此,采用弧形站隊拍攝,就不會出現(xiàn)集體合影中常見的兩側人物不十分清晰的情況,從而保證了中間和兩側的人物都一樣清晰。
5、光線的選擇
拍集體合影以柔和的自然光為好,應盡量避免直射陽光和逆光。時間應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這個時段,不要在樹蔭下拍照,以防產生花臉。
6、焦點選擇
根據(jù)景深原理,鏡頭應聚焦在整個隊列縱深的前1/3處。例如:若共五排人,應將焦點對在第二排的中間人物上,這樣可更有效地利用前景深和后景深,拍出前后均清晰的集體合影。
7、構圖方法
集體合影的構圖布局要求上寬下窄留出天地,左右略留有余地而盡量充滿畫面。
8、拍照時注意力應集中
拍攝前先看看隊列中有無前排遮擋后排的情況,如有則應調整一下位置。在按動快門前舉手示意,提醒大家注意力集中,以免出現(xiàn)閉眼或晃動。此外,初拍集體照要避免緊張情緒,把注意力集中在準確曝光,精確聚焦以及構圖上,否則,任何小小的差錯和失誤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為大多數(shù)集體合影是無法補拍的。
10. 多作善意提醒
合影前調整合影、坐姿是必要的程序。此乃善意提醒之一。被攝者只要兩眼視線沒被遮擋就覺自己的整個臉在照片上是完整的。其實不然,他臉的下半部已被前排遮擋。提醒他們:調整自己站在前排兩人肩部交界處。挺胸抬頭。這樣拍出的照片最富有動感。
前排領導們的坐姿一定也要善意提醒:請將兩腿并攏、挺胸抬頭。貴賓是照片的中心,個別賓客姿態(tài)不好不僅他自己會覺失水準,照片人手一張,別人也覺沒美感。一般女性一經提醒很是注意。但有些男性則積習難改。此時我一定要再次提醒“座位上的男同志”的坐姿修正要求。
拍攝過程中的提醒決定了拍攝最終效果。因天氣不好快門速度慢時一定要加一句“摁快門時請大家一定不要動并保持一些時間,這樣像不會虛”。
我們拍攝合影都是雙機拍。之前我會緊臨受眾提醒他們拍攝次數(shù)和每次的拍攝意圖。當我用擊掌的方式提醒大家安靜準備拍攝時,我已經站在主攝機的旁邊請大家看鏡頭了。全部過程語言組織緊湊、我的提醒與目的相結合,再配合以適當?shù)膭幼髟诤芏虝r間內會溝通得很好。現(xiàn)場會很安靜、有序。當然嚴肅活潑也是要的,尤其是你希望大家笑對鏡頭時。此時的提醒是幽默式的,用一句話足矣。幽默要正面、是會心的笑的類型。若哈哈大笑,表情和時間都受影響。
6. 相機攝影構圖
先拍然后把位置景色都找好啦你拍攝的主題是什么然后再行動
7. 相機拍攝構圖比例
橫構圖最佳長寬4:3比例
橫構圖拍出來的照片比例為4:3,這個比例是很適合人眼的觀看習慣的,因為人的眼睛是橫著的。所以我們用手機/相機橫著拍,拍出來的照片比例都是4:3。 4:3比例的照片: 豎構圖的比列是反過來的,比列為3:4,這個比列并不符合我們人眼的觀察習慣。我們在用手機/相機豎著拍攝時,拍出來的照片都是3:4的比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