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機套機有鏡頭嗎
標準套機就是配套頭,一般的套機鏡頭就是18~55毫米那一種,如果是大套就是18~135毫米的那一種,套機鏡頭的特點是便宜輕便可以滿足大部分場景需要,但是畫質(zhì)一般般,做工也不咋地,如果有一定攝影基礎(chǔ),或者打算長期使用這個相機的話,套機鏡頭遲早都會賣掉或者吃灰。避免浪費最好就單獨買機身,買一個好一點的鏡頭。
2. 什么叫套機鏡頭
2012年6月,佳能發(fā)布了新一代高端入門級單反相機EOS 650D。佳能650D的套機搭配標準變焦鏡頭EF-S 18-55mm f/3.5-5.6 IS II ,首次在EOS上添加了觸摸屏,首次在APS-C尺寸傳感器上加入了相差偵測。
雖然沒有升級像素,但是卻帶來了非常好的成像效果。成像質(zhì)量在入門級單反中可以拔得頭籌。對焦系統(tǒng)的升級使得單反拍攝視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而手持夜景等功能的加入則越來越貼近初級用戶了。此外觸摸屏的加入,讓入門用戶會非常喜歡這種類似智能手機的操作方式。
3. 套機鏡頭有必要買嗎
套機鏡頭并不一定很差,尤其尼康的套機鏡頭是“良心制造”的。
例如廉價的18-55鏡頭,銳度較高,色彩表現(xiàn)也可圈可點,比起佳能粗制濫造的18-55IS來要優(yōu)秀許多。尼康18-105VR鏡頭更是久經(jīng)考驗的鏡頭了,尼康中檔套機都配這支鏡頭,可見尼康的對這支鏡頭的信心。最近新發(fā)布的18-140VR套頭則用料更好了,換用的金屬卡口。其實, 尼康還有一款更出色的套機鏡頭AF-S18-70,該鏡頭用了3片ED鏡片,因此色彩艷麗油潤,飽受好評。單反的標準掛機鏡頭都是跨越廣角到中長焦范圍的,這類鏡頭光學(xué)設(shè)計非常困難,極少有“牛頭”。尼康金圈的17-55/2.8固然很好,但價格近萬元讓人咂舌。買機身并單買鏡頭非常不合算,套機本身就有優(yōu)惠,拒絕優(yōu)惠再單獨購買一支高價的狗頭值得商榷。如買18-55套機再買一支55-300VR的長焦,成像素質(zhì)遠好于單買一支一鏡走天下的狗頭。4. 套機鏡頭拍人像
尼康的18-105mm鏡頭是用于APS畫幅機身上,最常用的一只從廣角到中焦的鏡頭,對應(yīng)的35mm全畫幅相機等效焦距的鏡頭是29~168mm,適用于拍攝從風(fēng)光到人像,及稍遠距離一些人物或細節(jié)的特寫?! ‘?dāng)它用于D90的機身上拍攝人像時,因D90是APS畫幅的機子,它對應(yīng)的人像拍攝焦距段主要為50~105mm這一段焦距?! ∫驗楦鶕?jù)相機成像畫幅的大小,對拍攝人像最適合的焦段會有不同。確定一個鏡頭是否適宜拍攝人像,原則是在這個焦距段間的鏡頭,所產(chǎn)生的透視變形,最符合人們觀察人物特寫時對面部五官的要求,不會有鼻子、額頭等部位太突出或被夸張的問題,同時在這個焦段上,又能夠讓所拍攝人物特寫時人像充滿整個畫面,但又不是把變形雖小的長焦距鏡頭也叫做人像鏡頭,因為使用一些長焦鏡頭,要讓被攝對象充滿畫面,須與被攝對象有太遠的距離,會讓拍攝對象有“距人于千里之外”不良心理反應(yīng),因此一般認為人像鏡頭是中焦段比較適合?! ?yīng)在全畫幅35mm相機中,拍攝人像的焦段是70~135mm這個區(qū)間,按照這個計算方法,對應(yīng)到D90這種APS畫幅的則是50~85mm,因此要盡量在這只鏡頭的50~85mm焦距段內(nèi)來使用。這個鏡頭大于85mm的焦段透視變形也小,但在使用中要注意不要使攝影者與被攝者太遠,以免溝通上會因距離遠,不易聽到,要大聲叫喊影響他人,或與被攝者有“距人于千里之外”的心理不適感。
5. 套機的鏡頭是不是不好
一般鏡頭出廠前會上機器檢測,會留下輕微的觸點痕跡,但十分輕微。
如果以全新購買過來有劃痕肯定是用過了的,如果使用痕跡過大,就值得懷疑了,還有一點要確認,你是不是買的套機加鏡頭的,如果是套機的話,套機鏡頭擰到過機身上,肯定會有痕跡,這沒什么奇怪的。我覺得有痕跡才正常。沒有痕跡有2種可能:鏡頭不是全檢,是按樣本抽檢,那沒抽到的就沒痕跡;有高級的檢測手段,不用接觸觸點也可以檢測。
6. 相機套機有鏡頭嗎怎么調(diào)
相機無頭配置,即是只有相機機身,不配置相機鏡頭作套機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