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距離怎么算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這個我們可以從理論層面和實際層面去分析。
理論層面:
任何一部沒有問題的單反相機都可以拍攝無窮遠的物體或者人物。
當然確定我們是否可以通過照片看清人物的面部輪廓,那相機機身和鏡頭就是決定性因素,通常來講通過鏡頭和感光元件的相互協(xié)同能力越強就越清晰。在相同解像能力的情況下,相機鏡頭的焦距越長,被拍攝的對象放大的倍率就會越大,所以看的越清晰。同理,我們焦距一定的情況下,鏡頭和感光元件的解像能力越強,被拍攝的對象呈現出來的影像也就會越清晰越細膩。
實際層面:
至于能拍多遠的距離,目前官方和攝影工作者都還沒有給出過相關的數據?,F在有很多狗仔們所用的相機有超1000mm的超長焦段的鏡頭可以很輕松在一兩公里以外拍攝到明星的隱私,那肯定也是可以能夠很輕松的分辨明星們的面部特征的。
不過我們國家現在射天望遠鏡做的是世界領先,在幾萬光年之外的衛(wèi)星上面都可以拍到人物的輪廓,所以我想這個距離也足夠在地面上把物體拍清晰了吧。這個只是代表個人觀點喲!
之前看到有很多打鳥愛好者或者野生動物拍攝者,拿著1200mm的鏡頭或者更長的焦段的鏡頭可以把產不多500米以外的鳥類拍的很清晰,要想拍攝更大只的人物應該距離可以更遠了。
2. 攝影拍攝距離
200mm鏡頭能拍多遠?
照相機的鏡頭都是標注最近拍攝距離,而最遠的就是無窮。 如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鏡頭 全焦距范圍內最近對焦距離0.45米,它可拍攝的范圍就是 45mm~∞,問題就是拍攝后在∞遠的地方是否清晰,任何一支民用攝影鏡頭拍下的影像在∞遠的地方都是模糊的。 我估計你要了解的應是這個變焦鏡頭在200mm的焦距時,能在幾米遠的范圍內拍得清晰影像。
我估計應是100米范圍內都可以,但絕對不會是非常細膩的那種影像,因為18mm-200mm鏡頭無論是佳能還是尼康都是非常業(yè)余的菜鳥頭。
3. 相機拍攝距離
只要注意頭部在取景框里的大小,以下向下取影到胸部第二粒紐扣即可,不需考慮距離。
(如果覺得好,請采用并評價反饋。)4. 攝影距離怎么算的
照相機的像距就是物體通過平面鏡成的像與凸透鏡之間的距離,物距就是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
照相機是一種利用光學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記錄影像的設備,是用于攝影的光學器械,由鏡頭、取景器、機身等部件組成。最常見的照相機是拍攝可見光的影像,但并不是所有照相機都需要可見光(如紅外線熱像儀),有的甚至不需要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光源(如掃描隧道顯微鏡)。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很多設備都具備照相機的特征,如雷達、醫(yī)學成像設備、天文觀測設備等。最早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F代照相機比較復雜,具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輸片、計數、自拍、對焦、變焦等系統(tǒng),是一種結合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等技術的復雜產品。
5. 攝影焦距怎么算
曝光量的是決定相片成像質量的關鍵因素,它有快門速度和光圈,ISO(感光度)共同決定
對于電子測光,此模式下曝光量是受機身控制的,機子會自動衡量以上3個因素來決定采取多大的ISO,快門和光圈。定量分析來講,快門速度越快,進光量越小,光圈值(f)越大,進光量越小,f值每增大一倍,進光量減少一半,f/1.2就是f/2.4的兩倍光量,ISO越大,感光度越高。
如果你設置了半手動模式,那么你調節(jié)以上的某個參數,機子會用其他的參數來相對調節(jié),達到可以接受的曝光量。如,要拍攝快速運動的物體,那么必須要用快速快門,比如1/1000秒,那么機子自然會減小光圈,增大ISO,來滿足拍攝條件。其他的條件以此類推
如果是全手動模式,那么曝光量就不受機子控制,而是完全有以上的3個因素決定,具體設置多少參數,就要根據經驗和想要達到的照片效果了。
具體如下
1.光線充足且日間拍攝,ISO調100
1.1 拍遠景,光圈9-11,快門根據EV調整
1.2 拍近景,光圈3.5-5.6,快門根據EV調整
2.光線欠佳且日間拍攝,ISO調200-400
3.夜間拍攝,ISO3200-6400
4.三腳架配合長曝光,ISO100-200
5.創(chuàng)意拍攝,參數自調
6.拍銀河:14mm F2.8 ISO4000 30S
所謂M檔,就是光圈、快門、ISO什么的都自己設。雖然我也是菜鳥,但很裝B的告訴你,我習慣了。光圈,就像一個閥門,參數越大光圈越小,一般人像用F2-F4.5吧,風景一般用F8-F12不等??扉T,打開光圈的時間,一般30s以上吧,30s一下建議用三腳架,如果是拍運動中的物體,快門越快越好。
調M檔你就把握好這三個影響曝光的要素:
①: 光圈 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同等曝光水平就可以用更快的快門和更低的ISO,用大光圈可以獲得更好的背景虛化
②: 快門 快門越慢進光量越多,同等曝光水平就可以用更小的光圈和更低的ISO,安全快門是焦距的倒數,通常不低于1/50S就行
③: ISO ISO值的提高對畫質有影響,太高會產生噪點,當理想光圈和安全快門的組合無法獲得足夠曝光的時候就適當提高ISO,一般夜景傍晚等場景會需要提高ISO
另外前期很重要的景深也要考慮進去:
景深與光圈大小,焦距長短,離被攝物遠近有關系,根據你的拍攝意圖控制景深,當構圖完成后一般焦距和距離也確定了,這時候主要調光圈
①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拍人物、特寫、小品什么的偏向大光圈,突出重點,拍風光景物什么的就相對小一點光圈,保證畫面的清晰
②較長焦距拍攝,景深較小,因此人像都用中長焦,而風光相反用廣角
③較近距離拍攝,景深較小
公式見表
不能硬搬硬套,要根據實際情況
6. 計算攝影距離的方法
知道拍照的時間,日期,影子長度,實物長度怎么計算:
在地球上任何地點,只要有只表,有根竹竿,一根卷尺,就可知道當地經緯度。但表必須與該國標準時校對。
方法如下: 1、先算兩分日
比如在中國某地,桿影最短時是中午13點20分,且桿長與影長之比為1,則可知該地是北緯45°(tgα=1),東經100°(從120°里1小時減15°,4分鐘減1°)桿長與影長之比需查表求α,這里用了特殊角。
2、再算兩至日經度的算法不變
緯度在北半球冬至α+23.5°,夏至α-23.5°在任意一天加減修正值即可。
3、修正值算法:就是距兩分或兩至日的天數差乘以94/365.
比如2013年2月17日,2013年3月22日春分差33天,即太陽直射點在南緯
33×94/365=8.5°
所以今天正午時得到的緯度是(arctgα+8.5)°
tgα= 桿長/影長
7. 攝影距離指的是什么
廣角鏡頭是一種焦距短于標準鏡頭、視角大于標準鏡頭、焦距長于魚眼鏡頭、視角小于魚眼鏡頭的攝影鏡。
廣角數碼相機的鏡頭焦距很短,視角較寬,而景深卻很深,比較適合拍攝較大場景的照片,如建筑、風景等題材。廣角鏡頭廣泛用于大場面風景攝影作品的拍攝。能增加攝影畫面的空間縱深感; 景深較長,能保證被攝主體的前后景物在畫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現。所以,現代絕大多數的袖珍式自動照相機(俗稱傻瓜照相機)采用38-35毫米的普通廣角鏡頭; 鏡頭的涵蓋面積大,拍攝的景物范圍寬廣; 在相同的拍攝距離處所拍攝的景物,比使用標準鏡頭所拍攝的景物在畫面中的影像小; 在畫面中容易出現透視變形和影像畸變的缺陷,鏡頭的焦距越短,拍攝的距離越近,這種缺陷就越顯著。廣角鏡頭 對于市場上大部分熱銷的數碼相機而言,其廣角焦段一般在35-38mm之間。而真正的廣角數碼相機其實就是鏡頭焦距涵蓋了28mm廣角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