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殘疾攝影師
媽媽的神奇小子。
《媽媽的神奇小子》公映后,目前的網(wǎng)絡評分高達7.2分。在中國香港市場,該片在晚上映一周的情況下,總票房已經(jīng)超過了《怒火·重案》,顯示這部作品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歡。
影片講述的是中國香港殘疾人運動員蘇樺偉和他的母親的故事?!吧衿嫘∽印碧K樺偉是目前男子100米和200米跑T36級殘疾人世界紀錄保持者。他參加過4屆殘奧會,共獲得6塊奧運金牌。在這驕人的成績背后,離不開他的母親的支持。正像片名《媽媽的神奇小子》一樣,這部影片的主角,其實是蘇樺偉的母親,影片是從她母親的視角,來看待兒子蘇樺偉是如何從一個因一出生患黃疸病導致腦痙攣,無法正常站立行走,最終一步步靠努力站上奧運領獎臺的。
跟那些沖鋒式的純勵志片不同,《媽媽的神奇小子》讓人動容的地方,不在于蘇樺偉一次次奪取金牌時的高光時刻,而是在這個背后,他的母親所承受的種種非議和一個母親對于兒子退役之后如何靠什么生活時的種種努力和顧慮。
影片沒有刻意美化蘇樺偉母親的性格,尤其是她在發(fā)現(xiàn)蘇樺偉有跑步天賦之前。影片開始有一場戲,蘇媽把蘇樺偉放在一個滾動帶上,后面就是攪拌機,她大聲鼓勵兒子能夠站起來,但孩子并沒有動,直到最后一刻,母親才按下了開關,不過眼睛里面全是失望。任何一個有殘疾人孩子的家庭,相信都會有艱難和失望的時刻,蘇樺偉的母親也一樣。
全片的高潮來自于蘇樺偉和母親在接拍廣告這件事情上的沖突。蘇樺偉認為,頻繁地接拍廣告,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正常訓練,尤其是一些刻意夸張的造型,讓他接受不了。但蘇媽有自己的考慮,她認為,兒子退役后,馬上要面臨生活的考驗,她希望能夠抓住機會,賺多一點錢,讓蘇樺偉的未來多一點保障。兩人在戲中感情“決裂”的那一刻,蘇媽面對不理解自己的兒子,委屈地喊道,“你生下來這樣是天性,沒有人會怪你,人家怪的是我。”這句話,道盡了一個母親的心酸和委屈。
影片也不諱言兄弟之間的委屈。比如片中蘇樺偉的弟弟,是一個正常人,因為家庭軸心都是圍著哥哥轉,母親甚至把他的“足球運動員”身份說成了“籃球運動員”,這些都是人之常情,影片沒有偽飾,反而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愛情方面也一樣。影片中蘇樺偉跟教練的妹妹相處很多年,內(nèi)心里面一直喜歡她,連蘇媽也認為這個女孩喜歡兒子,但當窗戶紙捅破的時候,女孩明確拒絕了。雖然影片中少了浪漫的愛情戲,但更加貼近生活的真實。
2. 殘疾人攝影
中午休息的時候帶殘疾人去拍照,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感謝自己的善良
3. 聾啞攝影師
邁克爾的妹妹是:凱莉。在第十一季時與姐姐邁克爾康妮一起加入了聯(lián)邦萬人大社區(qū),在社區(qū)擔任記者和采訪工作。早期邁克爾是一名聾啞學校的老師,而妹妹凱莉是一名攝影師。疫情爆發(fā)后姐妹倆逃生過程中結識了瑪格娜 尤美子和盧克,后期加入山頂寨。
4. 輪椅攝影師
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1940年-),美國畫家、攝影師。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是非常大的家人和朋友的人像照片。
1962年,他獲得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學士學位,然后進入耶魯大學,1964年獲得碩士學位。耶魯大學后,他在歐洲住了一段時間。當他回到美國,他在馬薩諸塞大學當美術教師。
他的作品首次展出是于1973年初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后來,克洛斯患上面容失認癥,就是指無法辨識別人的面容,這給予他的工作很大的考驗。后來他的工作跨足非矩形網(wǎng)格、地形風格相似的顏色區(qū)域和使用大電網(wǎng)令到一個一個細胞似的自然明顯的呈現(xiàn)在作品里。甚至他的那副著名的大自畫像也是一樣,精細、巨大的一幅作品就跟真的相片一樣。
克洛斯繼續(xù)在探索深究的藝術作品,之后他多幅著名的作品出現(xiàn),數(shù)以千計的機織色線的組合組成,其中有多個形象,描繪了包括凱特摩斯、辛迪舍曼、洛娜辛普森、盧卡斯·薩馬拉斯,格拉斯。在2000年,他被授予國家藝術獎。
1988年12月7日,克洛斯在紐約市藝術家表彰儀式里覺得胸口疼痛,后來去了醫(yī)院,被診斷是脊髓動脈崩潰。他嚴重癱瘓,從此坐輪椅,然而他繼續(xù)艱難地進行他的繪畫工作。
克洛斯現(xiàn)在正住在紐約,他目前的生活主要是以繪畫為主。
5. 關于殘疾人的攝影作品
可以的!身殘自堅,努力的意義就在于,未來的日子里,都是自己喜歡的人和事!要為自己設置好人生規(guī)劃,不要讓自己成為被施舍環(huán)節(jié),就需要主動出擊的能力。相信自己只有肯下功夫,努力學習刻苦專研,最后一定功夫不負有心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