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55定焦鏡頭
沒有55 1.4的,應(yīng)該是50 1.4,和小痰盂都是標準鏡頭。
肯定是1.4的好了,1.4比1.8的做工好很多,金屬卡口,帶USM,對焦非常快,鏡頭鍍膜很漂亮,價格2650左右。
而1.8的就是全塑外殼了,價格650左右,也對得起這個價格了。
2000元的價差不是小數(shù),如果你不是發(fā)燒友從性價比角度考慮就1.8。
2. 定焦鏡頭55mm和35mm比較
1、索尼(SONY)E PZ 18-105mm
重量為427g,等效焦距為27-158mm,焦段覆蓋范圍大,恒定光圈,內(nèi)置光學(xué)OSS防抖,畫面更清晰,適合風光拍攝,同時搭配穩(wěn)定器拍vlog也很不錯。不足之處在于銳度一般,體積重量較大。
2、索尼(SONY)Sonnar T* FE 35mm F2.8
定焦鏡頭,恒定大光圈廣角鏡頭。特別適合拍人像,整個鏡頭設(shè)計的十分緊湊,背景虛化效果也十分棒。
3.索尼(SONY)Sonnar T* FE 55mm SEL55F18Z
能拍攝出讓人舒適的寫實成像風格。整個鏡頭也十分小巧輕便,僅重281g,適合外出旅行攜帶。
4、索尼(SONY)FE 24-240mm
全面幅高倍率遠攝變焦鏡頭,兼具廣角和長焦,可以適用多個場景,對遠景和近景隨時都能夠切換,鏡頭反應(yīng)速度也很快,總的來說性價比很高也十分實用。
5、索尼(SONY)FE 24-70mm F2.8 SEL2470GM
有效消除場曲現(xiàn)象,能帶來超高分辨率。拍攝的照片細節(jié)感十足,具備快速精準對焦功能。
3. 佳能135mm定焦
135這個焦段是一個典型的特寫焦段。
特點是畸變控制極佳,同時可以獲得很小的景深。如果你說的是定焦的話,確實拍攝會受限制。不知你使用的是尼康賓得還是索尼,好像只有這幾家有135定焦。如果你的相機是c畫幅的話就不要考慮這款鏡頭了,全畫幅也只適合拍人像。其他題材的話你也只能選擇小景拍攝,同時要保持比較遠的距離。
135因為不具備微距能力所以,想要這個焦段又想拍微距,可以考慮尼康105mm、佳能100mm。都是微距鏡頭,效果很震撼。但拍人的話有一點銳,不過影響不大。如果想拍人效果提升,又想題材變廣,最好的選擇是85定,這是標準的人像王鏡頭,佳能尼康都有非常優(yōu)質(zhì)的1.2大光圈。掃街的話,其實任何鏡頭都可以掃,最方便的就是選擇變焦。70-200焦距最合適就是稍重,需要買帶防抖的鏡頭。135實際上拍全身站的太遠,具體沒有算過估計也在10米開外了,這樣會影響畫質(zhì)的。
4. 定焦55和50鏡頭區(qū)別
視角有區(qū)別。
鏡頭的焦距不同,視角也不同,55定焦和50定焦的焦距差距只有5毫米,鏡頭的視角也稍有不同,50定焦比55定焦的視角稍廣一點點。
索尼的FE卡口有55mm f1.8和50mm f1.8兩只鏡頭,其中55mm f1.8是帶有蔡司小藍標的,價格比不帶蔡司小藍標的50mm f1.8貴一倍,當然在光學(xué)素質(zhì)方面是55mm f1.8鏡頭更好。
5. 佳能55mm定焦鏡頭
佳能80d 18-55鏡頭大光圈范圍?
以 EF-S 18-55mm f/3.5-5.6 IS STM為例:在18mm端時,最大光圈是F3.5;在55mm端時,最大光圈是F5.6。因為這只鏡頭是非恒定光圈鏡頭,所以隨著焦距的改變,可使用的最大光圈也會改變。
55MM,F5.6,人像需要的是大光圈淺景深。營造出背景虛化的效果,達到虛化效果需要大光圈或者是長焦段,18-55的光圈是3.5-5.6的,光圈和焦段都不盡人意,畢竟是狗頭,只能盡量放大光圈拉長焦段了,(焦段主要還是根據(jù)拍攝環(huán)境吧),如果經(jīng)常拍人像,還是入個大光圈定焦頭吧。
6. 佳能55定焦鏡頭,可以拍什么
55-250的視角約27°50′ - 6°15′,最近對焦距離為1.1米,遠端拍多遠理論上能拍無限遠,甚至比我們的眼睛看清楚的還要遠。
實際上250端能拍多遠還能保持最佳清晰度。 關(guān)鍵在于你拍的物體大小。
用250mm拍清晰一只螞蟻、一個美女和一座山或者藍天白云,對焦距離都會不同。
晚上你可以上三腳架拍拍月亮看。這是我200mm拍的月亮。
7. 佳能35mm定焦鏡頭
35定焦鏡頭非常適合拍人像。很多定焦35都是大師首選。
假如你手中的是全畫幅單反或者無反相機,無論是佳能、尼康、索尼、富士、徠卡哪個品牌,個人推薦都可以使用定焦35鏡頭,優(yōu)點有如下三條。
1.所見即所拍。35鏡頭比50鏡頭更要接近我們視力范圍,尤其配備全畫幅。即使配半畫幅,等同于50焦段,也很合適。在同樣距離內(nèi),35鏡頭可納入更多景物,為后期剪裁提供便利。
2.拍人也拍景。35介于大廣角和標準50之間,是鏈接式鏡頭。在室內(nèi)拍人像,拉開小距離就可以拍全身,而且沒有廣角畸變。室外拍景色,又比50定焦有足夠視野寬度。無論街拍、風光、室內(nèi)人像,都可以應(yīng)對,游刃有余。
3.結(jié)構(gòu)功能佳。這類35定焦鏡頭,多數(shù)體積小巧輕便,便于攜帶。很多徠卡愛好者首選都是35定焦。而且多有大光圈配置,適應(yīng)各類場景,價格也從低到高都有。既可以考慮性價比合理的推薦,也可以考慮高端之選。
如果你手中恰好沒有35定焦鏡頭,可以考慮搭配一只。
8. 佳能55定焦鏡頭參數(shù)
可以拍的很大,但是放大之后成像還是很差的??!如果要拍月亮,你買個定焦800MM還差不多!
9. 佳能35mm定焦頭
目前在生產(chǎn)的佳能35毫米全幅鏡頭為EF 35mm f/1.4L USM及新款EF 35mm f/2 IS這二款鏡頭。
其中 USM35/1.4L已經(jīng)多年沒有更新,近期消息廠家會更新這款鏡頭,如果準備購買這款鏡頭建議等等更新款吧。而如果不想出過多錢并且以拍風光為主要,那么EF 35mm f/2 IS這款新鏡頭就很合適了。
10. 佳能50定焦和85定焦
50定焦鏡頭使用技巧:
1.撕掉標簽:50mm鏡頭的標簽最多,例如“人文”、“人像”、“標準”、“紀實”、“大師”、“布列松”等等。的確能說明50mm鏡頭的一些特點,但只會限制拍攝。其實,50mm幾乎可以用來拍攝所有題材(實際上任何一只鏡頭都可以“一鏡走天下”),并不限于人文之類的。所以,忘掉這些標簽,多嘗試用50mm拍不同的場景,就會發(fā)現(xiàn)它更多的特性。
2.控制景深:很多人買50標頭就是沖著最廉價的大光圈。其實,傳統(tǒng)50mm鏡頭最佳光圈往往在F8或者F11,全開光圈縮小一到兩檔成像質(zhì)量就有很大提高。另外,虛化并不是越虛越好,就人像而言,焦外虛化初看上去確實新鮮,但是有些場合更適合拍大景深的環(huán)境人像,而有時距離被攝人較近,甚至F8帶來的虛化也完全足夠。所以,多嘗試大光圈以外的其它光圈檔位,并嘗試根據(jù)題材控制景深,就會解決所謂“大光圈綜合癥”。
3.勤于走動:拍攝出畫面的透視關(guān)系只與相機距離被攝物體的遠近有關(guān),所以,“50mm鏡頭退兩步是35,進兩步是85”的說法并不嚴謹。因為在畫面包含內(nèi)容完全一樣的情況下,由于距離被攝物體不同,其透視關(guān)系會有所差異。但是,這句話反應(yīng)出50mm鏡頭的一個特點,那就是用途很廣。只要勤于走動,不斷調(diào)整與被攝物體距離,就能拍出主題鮮明,引人入勝的作品。尤其是用慣了定焦,更要嘗試多前后走動。
4.精于構(gòu)圖:50mm鏡頭缺乏沖擊力。這是50mm鏡頭的一個不大不小的缺點。相對于廣角包羅萬象的廣度和夸張的畸變,長焦鏡頭的特寫和壓縮空間的能力,50mm的確顯得中庸。因此,50mm鏡頭比其它各種焦段鏡頭對構(gòu)圖要求更高,更需要在拍攝構(gòu)圖、內(nèi)容上下功夫。多學(xué)習(xí)別人的構(gòu)圖,并掌握一些格式化的構(gòu)圖技巧是必須的,50mm鏡頭更能夠以內(nèi)容而不是技巧打動人。
5.經(jīng)常使用:強迫自己某次出行只帶50mm鏡頭,嘗試用它拍所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