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光圈越大成像越好了。
一般來說,一支鏡頭為了節(jié)約成本,都是勉強把光圈做到最大,所以往往收一兩檔才能達到最佳畫質(zhì)。也有在最大光圈就基本達到最佳畫質(zhì)的,比如徠卡的50 f0.95,但這種鏡頭往往價格就會高出很多。
光圈大比光圈小有3大優(yōu)勢:
1. 快門速度高。這樣就更適合在暗處使用,因為不容易糊。當然,暗處拍靜物的時候,有防抖或者三腳架,快門速度慢點兒也能不糊,但在暗處拍運動物體時,光有防抖,沒有大光圈來提高快門速度定住運動物體是不行的。
2. 鏡頭進光多,自動對焦更快。自動對焦感應器看到的光越多當然就越好對焦。所以同樣的機子,光圈大的時候對焦會更快,更準。
3. 可以拍出淺景深、虛化好的照片。在要突出主體的時候,比如拍人像時,還是需要淺景深和虛化的。
所以,一些照片,大光圈鏡頭拍得出,小光圈鏡頭拍不出。而小光圈鏡頭拍出來的照片,大光圈鏡頭把光圈縮小了也能拍出來。這就確定了大光圈鏡頭比小光圈鏡頭更高的定位。
所以說,不是光圈大的鏡頭成像比光圈小的好,而是高檔鏡頭比低端鏡頭成像好,而高檔鏡頭往往也就是大光圈鏡頭。
當然,小光圈鏡頭也有很多高端的。比如說,17-40就比16-35一代成像好;70-200 f4 is 比70-200 f2.8 is一代成像好;24-105 f4與24-70 f2.8的畫質(zhì)差距也微乎其微;佳能新出的15-85和尼康的16-85都是光圈f3.5-5.6的小光圈鏡頭,但畫質(zhì)都是很高端的。
需不需要大光圈,因人而異。17-40,70-200 f4 is,16-85 f3.5-5.6都是賣得很好的小光圈鏡頭。
最好拍攝時用手動光圈,光圈加大能增加景深,要看你拍什么了,是在不同的光源和不同地方使用光圈,要是曝光可以收光圈,要是光線不強可以增大,多用手動你會調(diào)節(jié)自如
光圈開得越大,景深就越短。就更能突出你所要拍攝的主體!
tangming_1982可能說反了,光圈大了(數(shù)字小為光圈大),景深只會縮小……
鏡頭也是有個性的,都會有自己的最佳光圈值,簡單的判斷方法是:取最大到最小光圈值的平均值就是了(通常在F8-11)……
17-40 F4實際的最大光圈值確實不止F4,只是專業(yè)(紅圈)鏡頭是對成像有品質(zhì)要求的,光圈值大于F4的變化部分棄之不用而已(極限光圈不利于成像),所以16-35 F2.8在F4的表現(xiàn)會更優(yōu)秀一些。
優(yōu)秀鏡頭的光圈大一級(甚至半級),由于制作的原料及工藝會高不少,價格同樣也會高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