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康鏡頭18-70
選18-70吧。ED鏡片比18-105多,在色彩表現(xiàn)上稍好過18-105,可以說是冠絕狗頭(笑),所以18-70這頭備受推崇(也是因為這個尼康把它停產(chǎn)了,因為有它在,16-85沒人買)。
而且它還有鐵屁股,做工和用料也都更好一些。至于焦段,其實18-105最實用最常用的焦段也無非是18-55這一段(等效焦段和全畫幅的標準頭24-70很接近,這也是為什么小套頭都用這個焦段)。
55之后的焦段只是一種補充,畸變控制也一般,而且不長不短實際實用性也普普通通。(算是一個聊勝于無的補充)所以不用擔心18-70焦段不夠用,實際上在一般的人文和人像攝影中它的焦段覆蓋已經(jīng)很完美了。
而一旦有望遠鏡的需要,長焦端即使是105也是不夠遠的。
背景虛化上兩者能達到的效果其實都差不多,應該說都不夠理想,不過一般的使用也夠了。補充一些內(nèi)容:關(guān)于成像色彩上它超越18-105是沒疑問的,三片ED鏡片且不說,老一代玩家一直非常鐘愛它也因為它的出片色彩確實討巧,不會僅僅因為它停產(chǎn)了這么無聊(停產(chǎn)的產(chǎn)品非常多,為何偏愛它?)。
此外,會有人說它的銳度不如18-105,這是存在的,在細致的評測中有所表現(xiàn),但差距很微弱,而且如果在色彩和銳度間進行權(quán)衡,稍有經(jīng)驗的人都會讓你選擇色彩。
(因為即使稍弱一些,銳度在狗頭中依然是極佳的)而防抖這個問題就不說了,18-70這個焦段對防抖的需求實在不大,掛機的兩個最出名的牛頭17-55和24-70也都沒防抖。
至于說它是因為自身的問題才停產(chǎn)的更屬無稽之談,當初它停產(chǎn)的時候多少影友都表現(xiàn)了無盡的郁悶,而它的二手在市場上經(jīng)久不衰也證明了它的價值。
3片ED鏡片和鐵屁股等尼康下血本的設(shè)計讓它的成本不好控制而且擠壓16-85的市場,這才是它停產(chǎn)的最重要原因。
2. 尼康鏡頭18-70好嗎
練習拍人像最低要求85 1.8,有70-200f2.8最好。強烈不推薦50 1.8,虛化達不到初學者的要求。旅游,一般來說24-70足夠了,但是去草原去新疆旅游,必須70-200甚至80-400才好。所以就鏡頭的通用性來說,入70-200最佳選擇,無論人像還是風光成像沒得說,但是該鏡頭重量感人!妥協(xié)重量的話,入兩個鏡頭,85 1.8人像,70-300補充焦段配合24-70用于旅游
3. 尼康鏡頭18-200和18-300
性價比是新的AF-S 18-300mm F3.5-6.3G ED VR最好。
AF-S DX 18-200mm f/3.5-5.6G ED VR II 作為一款公認的“一鏡走天下”的鏡頭,雖說是所有品牌的18-200mm鏡頭中最好的一支,但在目前尼康單反的像素普遍超過2400萬后,該鏡頭的主要缺點(18-24mm焦段的畫面畸變控制較差,24-100mm焦段的成像還不錯,100-200mm焦段的成像質(zhì)量不咋地。近乎全程的暗角,18mm端暗角比較嚴重,并且收縮光圈改善不大,邊緣解像力始終不高,并且有較嚴重色散。)更加明顯。
AF-S 18-300mm F3.5-5.6G ED VR可以看作是18-200VR II的升級版。濾鏡口徑不變、最大光圈不變,長焦端擴展到300mm,在低像素相機上畫質(zhì)表現(xiàn)尚可,但在高像素相機上依然比較吃力,另外18-300除了價格高外,18-300另一大短板就是鏡身很笨重。
幾年前尼康為了高像素機型,也為了跟上輕量化潮流,尼康又推出了AF-S 18-300mm F3.5-6.3G ED VR,新的18-300VR鏡頭不僅長焦端光圈有所,縮減,全時手動對焦、對焦距離窗和Active防抖模式也全部欠奉,好像優(yōu)點只有體積緊湊(濾鏡口徑67mm)、重量輕。但尼康新18-300VR采用了全新的光學設(shè)計,成像質(zhì)量反超老的18-300,在D7100/D7200上表現(xiàn)較好,可以說是尼康單反用戶的福利鏡頭。
4. 尼康鏡頭18-70自動對焦環(huán)轉(zhuǎn)
是光圈桿不到位的原因,機身不能識別光圈有兩種可能 1是鏡頭沒裝好,拆下重新裝一次就行。
2是有光圈環(huán)的鏡頭沒有將光圈環(huán)置于最小光圈狀態(tài),將光圈環(huán)轉(zhuǎn)到最小光圈(數(shù)字最大的那一檔),然后用光圈環(huán)邊上一個小紅色或橙色撥桿卡住光圈就好了。 如果不是以上情況請寫明機身鏡頭型號再問。
5. 尼康鏡頭18-55mm
你問的兩個都是新版的吧?就說新版的吧
先說尼康18-55鏡頭
最佳焦距是35mm左右
最佳光圈如樓上所說,是5.6/8/11這三個
F5.6時中心銳度和色差都最好,但邊緣銳度一般
F8時中心銳度和色差都有所下降,但邊緣銳度和中心銳度的差異減小
F11時整體畫面銳度進一步下降,但中心和邊緣銳度一致性最好
再說尼康55-200鏡頭
這類中長焦鏡頭,一般畫質(zhì)是隨著焦距的增加而連續(xù)下降的,所以最佳焦距應該就是最短焦距55mm
最佳光圈,4/5.6/8都算不錯,F(xiàn)11銳度就有所下降了
F4和F5.6的中心銳度最好,幾乎不相上下,但F4的邊緣銳度比不上F5.6
F8銳度比不上F4和F5.6,但中心和邊緣的差異最小
這個頭的色差控制整體不錯,中心和邊緣的銳度在各焦距差異都比較大,中心挺不錯,邊緣下降較多
6. 尼康鏡頭1870拍微距怎么樣
一、指代不同
1、全畫幅:指的是感光面積為36×24 mm尺寸大小的規(guī)格。這一規(guī)格被用于描述鏡頭的成像圈指標和感光元件的尺寸。
2、半畫幅:又稱APS畫幅,指的是基于“APS系統(tǒng)”的成像面積。
二、特點不同
1、全畫幅:柯達標準的KS-1870則確定了使用35mm膠片,且保持36×24mm規(guī)格為135格式;其后,徠卡公司的Leica I型照相機也使得讓這一標準成為應用慣例。
2、半畫幅:是數(shù)碼相機普及前的一種過渡產(chǎn)品。仍使用膠卷,但在膠卷和暗盒上通過磁性材料和數(shù)字計劃,記錄了很多相關(guān)數(shù)據(jù)。
對佳能來說,標記EF的是全幅鏡頭,標記EF-S的是半幅鏡頭
對尼康來說,只要鏡頭上標記DX字樣,就是半幅鏡頭。剩下的都是全幅的
7. 尼康鏡頭18-70自動對焦馬達不轉(zhuǎn)
盡頭不能自動對焦有很多原因,我說出下面的原因,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逐一排除。
1.在光線比較昏暗的場景(低光照)拍攝對焦,相機自動對焦很猶豫,就是你說的拉風箱。很正常,改為手動對焦即可或去一個亮一點的環(huán)境再試一下。
2.拍攝對象是純色物體,比如取景的范圍只有藍色的天空或者取景范圍是一面白色的墻壁、或是一個黑色包包,鏡頭也會出現(xiàn)上述問題,非常正常。方法:改為手動對焦或取景時容納具有明顯色彩發(fā)差的物體,這樣自動對焦就很容易了。3、拍攝對焦是透明玻璃、籠子里的動物、或者很微小的物體都有可能鏡頭拉風箱。方法如上手動對焦,或選擇單點對焦。如果以上都不是,那就是鏡頭出了問題。
8. 尼康鏡頭18-70是什么鏡頭
選18-70吧。ED鏡片比18-105多,在色彩表現(xiàn)上稍好過18-105,可以說是冠絕狗頭(笑),所以18-70這頭備受推崇(也是因為這個尼康把它停產(chǎn)了,因為有它在,16-85沒人買)。而且它還有鐵屁股,做工和用料也都更好一些。
至于焦段,其實18-105最實用最常用的焦段也無非是18-55這一段(等效焦段和全畫幅的標準頭24-70很接近,這也是為什么小套頭都用這個焦段)。55之后的焦段只是一種補充,畸變控制也一般,而且不長不短實際實用性也普普通通。(算是一個聊勝于無的補充)
所以不用擔心18-70焦段不夠用,實際上在一般的人文和人像攝影中它的焦段覆蓋已經(jīng)很完美了。而一旦有望遠鏡的需要,長焦端即使是105也是不夠遠的。
背景虛化上兩者能達到的效果其實都差不多,應該說都不夠理想,不過一般的使用也夠了。
補充一些內(nèi)容:
關(guān)于成像色彩上它超越18-105是沒疑問的,三片ED鏡片且不說,老一代玩家一直非常鐘愛它也因為它的出片色彩確實討巧,不會僅僅因為它停產(chǎn)了這么無聊(停產(chǎn)的產(chǎn)品非常多,為何偏愛它?)。此外,會有人說它的銳度不如18-105,這是存在的,在細致的評測中有所表現(xiàn),但差距很微弱,而且如果在色彩和銳度間進行權(quán)衡,稍有經(jīng)驗的人都會讓你選擇色彩。(因為即使稍弱一些,銳度在狗頭中依然是極佳的)
而防抖這個問題就不說了,18-70這個焦段對防抖的需求實在不大,掛機的兩個最出名的牛頭17-55和24-70也都沒防抖。
至于說它是因為自身的問題才停產(chǎn)的更屬無稽之談,當初它停產(chǎn)的時候多少影友都表現(xiàn)了無盡的郁悶,而它的二手在市場上經(jīng)久不衰也證明了它的價值。3片ED鏡片和鐵屁股等尼康下血本的設(shè)計讓它的成本不好控制而且擠壓16-85的市場,這才是它停產(chǎn)的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