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索尼100-400鏡頭重量
索尼G大師鏡頭SEL100400GM采用雙線性馬達和DDSSM(直驅超聲波馬達)驅動系統(tǒng),讓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充分發(fā)揮性能,提供迅速響應。
借助新開發(fā)的自動對焦算法,SEL100400GM可以長久跟蹤拍攝對象,鎖定之后不再失焦。
2. 索尼100—400鏡頭參數
索尼A7R3是一款高像素機型,目前主要是用于商業(yè)圖庫攝影,攝影發(fā)燒友。如果不是商業(yè)圖庫攝影,也不是攝影發(fā)燒友,其實索尼A7M3就可以基本滿足了,或者說,其實大多數用途,用索尼A7M3就夠了
3. 索尼100-400多重
索尼100400鏡頭與200600相對比,索尼200600鏡頭這一款產品外觀設計十分人性化,技術指標一流,使用情況也還不錯,影像的清晰度和感觀也是非常不錯的,所以我們現在極力推薦這款產品。鏡頭200 600重,隨著常焦鏡頭的鏡頭越長,他的鏡片越多,它的重量也會加大。
4. 索尼100400鏡頭重量
建議選擇索尼200600鏡頭。
索尼200600鏡頭全焦段從畫面中心到周邊擁有銳利的表現性能,同時還能體驗大光圈的柔美虛化效果。AF驅動中搭載了具有高速、高精度自動對焦性能的線性馬達對焦機構VXD(音圈高轉矩驅動)。索尼200600鏡頭的近攝能力也有所提升,廣角端28mm處的最近拍攝距離為0.18m,最大攝影倍率為1:2.7。
索尼200600鏡頭充滿高級感的設計中帶來新的外觀涂裝,有效提升耐磨性。濾鏡口徑則與騰龍的大光圈無反變焦鏡頭系列同為φ67mm,可共用鏡頭蓋等配件。
5. 索尼100—400長焦鏡頭二手
打鳥焦距應該說300mm起步,400mm的長焦端還可以吧,當然600或800mm更好了。
6. 索尼100-400mm鏡頭
謝邀!預算充足情況下24-105mm非常香,與24-70gm相比也就是少了光圈,多了焦段,除了廣角端有一些暗角(LR點一下就OK)其他一切完美,我就是a7m3+24-105組合,旅游帶出去非常合適,重量也還可以接受,不是24-70gm那種反人類的重,完全頭重腳輕。(實在想要24-70mm GM的強烈建議體驗下重量,看看自己是否吃得消)這只頭基本日常、旅游足夠了。預算充足的話優(yōu)先推薦這只鏡頭,真的香。
如果要拍星空的話有很多原廠、副廠鏡頭可以挑選,騰龍17-28mm 2.8 適馬新發(fā)布的14-24mm也很不錯、還有老蛙的15mm f2,更別說原廠的16-35mm GM與24mm f1.4 GM就看你預算了,不過建議超廣角不要第一支鏡頭,新手不好掌握這個焦段,而且星空拍的不多的話完全可以租一支鏡頭(某拓)
最后給幾個鏡頭搭配建議24-105加一支大光圈鏡頭補下光線不好的場合,建議先買24-105,拍一段時間,看看自己平時用的最多的是哪個焦段,然后就買那個焦段的鏡頭就OK,其實就是Fe24mm 1.4 GM(24gm香的一塌胡涂,如果有a6400之類的apsc機裝在上面,等效35mmF2掛機頭,裝在全畫幅上面又是一支廣角,拍風景很不錯。個人24mm用的不多,不然砸鍋賣鐵也要買一支,畫質一流不說,重量只有445克你敢信?真正符合微單概念的鏡頭)、fe35mm 1.8(280g、內變焦、防塵防雨滴可以了)、fe55 1.8(這個就不用我說了)里選一支
確定主拍風景的話FE16-35mm GM走起(不過好像要抽獎,不知道品控如何)+55mm 1.8(掛機)+100-400mm GM(或者任意長焦200-600mm、70-300mm都可以)+ND鏡、偏振鏡、三腳架等
配件的話強烈建議買PD的手鏈或者背帶(細的那款)非常非常香,雖然是真的貴400左右,具體可以去B站搜,還有就是建議去B站專注UP主“悉尼顧俊”、“毒德大學字幕組”、“民工大熊貓”,這幾個都是很不錯的UP主,能了解到很多東西。
曬下自己的A7m3+24-105mm F4
7.13曬幾張瞎幾把拍的圖片,可惜不能發(fā)原圖,湊合著看吧
24-105,手持下IOS12800,完全可用(周邊除了幾盞路燈以外什么燈都沒有,漆黑一團)
105端的虛化加小微距效果,22cm還是24cm的最近拍照距離真的香
24還是33mm的虛化效果,有這虛化我已經很滿意了
7. 尼康100-400鏡頭重量
尼康AF-S 500mm f/4G ED VR鏡頭,是一枚APS畫幅鏡頭,鏡頭重量為3880克。
8. 索尼200-600鏡頭重量
這枚鏡頭200-600mm的焦段范圍,特別適合拍攝體育運動、野生動物等題材,搭配原廠增距鏡更是可以將焦段擴展至1200mm。從400mm定焦到600mm定焦,再到現在的200-600mm變焦,不難看出索尼在專業(yè)領域的“野心”。
與同期發(fā)布定位于專業(yè)市場的“600定焦”相比,這枚FE 200-600mm F5.6-6.3 G OSS面向的是廣大攝影愛好者,無論從重量、體積還是價格上都更加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