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拍晚會現(xiàn)場怎么設置比較好
對單反不了解的話用全自動模式---就是一個綠方框的那個檔位。。。會用的話,用AV或M,光圈、快門設定好,ISO自動。因為是晚會,快門慢點、光圈稍微大點(看情況而定)。。。。如有幫助,望采納。
2. 單反拍演唱會用什么模式比較好
用佳能拍攝舞臺式,自動對焦,白平衡自動,這樣便于抓拍舞臺演出場面。鏡頭焦距按能離舞臺的遠近確定,一般不是記者,拍攝時不能靠近,因此建議用帶長焦的變焦鏡頭,70——200的一般可以了。
首先設置相機,把ISO調到能忍受的最高值,然后最好能按坐板登的副版說的做,最好用M檔,盡量提高快門速度,白平衡如果自己不好把握,就設成自動的,并且最好是RAW+JPG出片,以利后期補救。
用大光圈和高感光加上合適的快門,其實晚會這種場合用17-50/2.8的鏡頭是很好的配合。
3. 單反晚會拍攝技巧
1,一般來說現(xiàn)場的光線會比較復雜,要注意隨時調整感光度/快門/光圈(俺是習慣手動拍攝模式)。如果用RAW格式拍攝,可以后期調整色溫來糾正白平衡。要更加注意測光,因為光線隨時會變,測光不準,晚會照片就會很難看,人也會變得很難看,而且畫面也不通透,所以隨時要注意測光。2,光線都不是很好(除非有聚光燈追光的那種比較好拍,因為光線足夠,光影也好),所以用高感光度和大光圈對提高快門速度比較有幫助。但是感光度太高又會影響到畫質,所以最好再開始之前試拍幾張,希望達到比較理想的組合。在快門能夠控制在1/200左右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感光度來保證畫質(200或者400,如果光線太差,只好用800,再高上去,畫質就不好保證了)。三角架是個好東西,或者獨腳架,如果有就盡量用。如果沒有或者不喜歡,那就要保證快門速度保證清晰度。閃光燈,我個人不太喜歡在拍表演的時候用,因為容易干擾表演的人,另外用不好閃光燈,現(xiàn)場的燈光氣氛就出不來了。3,拍攝舞臺表演最好用中長焦,一個是不怕有距離,另一個是可以拍到特寫,而且還可以盡可能排除雜亂的周圍環(huán)境。但是廣角又可以拍攝針對整個環(huán)境的圖片,所以要么帶兩臺相機,要么用大變焦鏡頭,基本上全景特寫都可以照顧了。構圖方面,拍舞臺相機的高度低一點出來的片子感覺比較好(這個不是定律,任何角度其實都可以)。鏡頭的高度和舞臺的高度差不多或者稍為高一點。拍晚會,新手很容易拍出一堆沒有主次的畫面,所以用中長焦可以強迫你簡潔的構圖,我的建議,不要求全景,注意力盡量集中在表演最出彩的地方,不要老去考慮整個舞臺,全身半身特寫都會很出彩,最怕的就是一個大舞臺框子,中間幾個小人,白白的或者黑黑的一個片子(當然了,拍得好的也有這樣的片子,還是那句話,沒有什么定律,看你要表現(xiàn)什么)。4,最佳角度,我自己的經驗,其實無所謂最佳角度,哪個角度拍好了,都可以出彩。正中間反倒不是好的角度,如果不能到處游走,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的話,感覺上對著舞臺45度角的視角可能感覺更好一些。所以,俺的建議是盡量在晚會之前,把晚會的燈光布置,節(jié)目安排活動安排,都有所了解,最好看一遍彩排,事先琢磨一遍,這樣在拍之前,心里比較清楚哪些東西是必須要拍下來的,大概怎么拍。剩下的,就是現(xiàn)場抓拍感覺比較有意思的畫面了。 ·篝火晚會拍攝入門 ⒈不要使用閃光燈拍攝,否則篝火晚會現(xiàn)場柔和的色彩會在照片上蕩然無存,同時干澀、生硬的白色閃光的有效距離不是很遠,因此稍遠的景物、人物都會被黑暗吞沒。建議關閉閃光燈,如果使用的是便攜式相機則可以選擇“閃光強制關閉”功能。⒉篝火晚會實際上很難拍攝,這是由于火焰亮度和被攝者上的照度相差極大,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曝光補償或手動曝光,以較長的快門速度來補償暗部層次。無論使用曝光補償還是手動曝光都需要使用三腳架。此時即使火焰部分有些曝光過度,但整體效果還是可以令人接受的。不過此時被攝者必須盡可能保持靜止,否則照片上就會呈現(xiàn)出模糊一片。⒊另外一個可以一試的方法是接近被攝者測光,然后通過曝光鎖定功能重新構圖。用這種方式拍攝照片時也能獲得相當準確的曝光,而且相機如果有點測光功能或中央重點測光功能就更方便了。晚會拍照的其他轉貼:小DC拍晚會是一個非常讓人抓狂的事情`拍晚會我一般用單反加個防抖頭出現(xiàn)你說的那種情況只能是你沒用好自己手中的相機`不過要拍晚會```特別是燈光不是很亮又很有效果的那種你就必須面臨兩種選擇打閃光,有清晰的出片,但沒有舞臺的那種效果。不打閃光,有舞臺的效果,但出大量模糊的廢片。自己選擇吧```把光圈開最大,然后ISO調高點,增加暴光補償 要說明白還要把鏡頭加進去光線暗的話要使照片“變亮”有3個方法1、調大光圈2、提高感光度3、增加暴光時間所以,拍晚會節(jié)目可以選擇大光圈中長焦變焦鏡頭,如果可以,選擇一款帶防抖的產品更好,或是帶上獨腳架或者三腳架,因為暴光時間長手抖動帶來的危害更容易顯現(xiàn),使照片模糊 拍演出三腳架有點占地方,還是獨腳架來的更方便一點,另外一個135mm以上的大光圈長焦也很必要,多用高ISO,點測光,手動白平衡 單反有各種辦法能提高快門速度,要么配大光圈鏡頭,要么開高ISO,要么加外閃都行,當然了,最強的莫過于用大光圈鏡頭開高ISO加外閃。。。 會場系室內定室外?
4. 單反相機拍晚會用什么模式
我個人覺得以下方法步驟分享給大家
1
事先熟悉拍攝內容。熟悉節(jié)目內容和特點,尤其是演員定格和節(jié)奏 。
2
事先熟悉燈光、場地,確定所需要器材和拍攝角度。面對昏暗的觀眾席和稍縱即逝的表演精彩瞬間,要徹底熟悉自己的拍攝器材---典型的廢話。
3
根據拍攝意圖和現(xiàn)場條件選擇曝光方式。時裝類、歌曲類演員有定格和靜止動作,可以選擇光圈優(yōu)先等自動模式;舞蹈等運動適宜采用速度優(yōu)先自動模式,這個速度也根據不同類型舞蹈選擇和表達效果選擇。
4
根據通常舞臺高度,拍攝地點不宜太靠座椅前排,否則很可能照不到演員腳部。座椅視線升起高度為11-12厘米,即便是較高的0.9米舞臺,在三、四排以后拍攝,也能看到演員腳部了---人的通常坐視高度為110~120厘米。通俗歌曲流行音樂類晚會站立場地較多,拍攝高度大,但這類演出臨時搭臺的高度也不小---多數是為了防止狂熱的女粉絲們隨便爬上臺去強行親吻。
5
三腳架是必須的,一個獨腳架也是方便的。因為一般觀眾席不是記者席,座椅排距沒有足夠空間支三腳架。站立觀看的流行音樂類晚會也不便于支撐三腳架,被演員煽起**的粉絲們可不在乎你的器材,必要時候也只能手持拍攝了,但是手持即使你拿的太穩(wěn),你的手也會有所抖動,更何況你的體力是有限的,這時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選擇使用價格比較便宜的而又輕巧的手持穩(wěn)定器(小斯),萬德蘭43cm的mini手持穩(wěn)定器是不錯的選擇,有了穩(wěn)定器后即使再抖動也會很平穩(wěn),拍出的效果會很理想。
6
鏡頭通常采用長焦鏡頭,如果有必要,變焦鏡頭也可以。采用定焦鏡頭的好處是因為舞臺面積不大且事先對拍攝有了解,可以充分精力用來抓取拍攝瞬間。通常正規(guī)舞臺演出是有個演員中心表演區(qū)域的。尼康180/2.8就是非常不錯的鏡頭,很適合拍攝舞臺晚會演出類的。拍攝鏡頭光圈適宜大,但也可以適當提高ISO和利用寬容度來解決舞臺燈光問題。
7
劇場晚會拍攝時一般不讓走動以免影響其他觀眾,所以,事先熟悉場地和演出內容很重要;用樣道理,閃光燈通常是禁止使用的,這是常識。但有些時裝類表演、通俗演唱會、需要熱鬧效果晚會、露天晚會等是例外。
8
應注意舞臺燈光的色溫問題。但通常情況下,帶有一定偏色效果的畫面更能體現(xiàn)舞臺和演出內容的氛圍。演出燈光效果經常有變換,光源、色溫混雜,采用自動色溫是個不錯的辦法。
注意事項
在拍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相機等的燈光和快門聲音等等,也不要隨意走動,以免影響到其他人和晚會的正常進行。
最后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