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相機感光度越低畫質越好嗎
1 單反拍夕陽參數設置
1)曝光設定:拍攝夕陽是大光比的場景,所以曝光的控制非常關鍵,拍攝夕陽最好采用“點測光”或是“中央重點測光”,然后對準太陽周邊進行測光。其他測光方式容易曝光不準導致過曝或欠曝。
2)白平衡設定:拍攝夕陽,火紅的太陽和紅彤彤的晚霞才會艷麗動人,所以白平衡要偏暖色調才更合適,可以設定為“日光”模式,最大程度還原火紅的日落。
3)感光度設定:因為是拍攝太陽,強光線會進入相機,所以感光度100-250就差不多了,一定不要太高避免噪點出現。
如果要讓太陽和地面場景都清晰成像,而不是地面場景是剪影(單反攝影控:smmapp),這時候就需要使用漸變灰鏡來拍攝。
如果擔心拍攝失誤,可以用RAW格式出片,最后再精細調整。掌握了這些,拍攝唯美夕陽一定不是什么問題!
2. 單反拍夕陽如何設置參數
一般是帶上三腳架,使用M檔,日落前使用暖色溫,或者直接設置成日光模式;
光圈不要開的太大,F5.6-F16之間就可以了;如果光圈設置過大,拍出來的照片會因為曝光過度顯得層次不夠;
感光度設置范圍一般是200-800之間,太高的話照片噪點會比較多。
手機的話,使用專業(yè)模式拍攝。感光度100-400之間就差不多了,快門沒有太多要求,AWB(色溫)推薦設置5500-7000之間即可。
3. 單反拍夕陽用什么參數
單反拍夕陽iso值設定200或以下。
單反拍夕陽iso值設定200時(根據氣象、霧霾、薄云的情況)紅日測光1/4000左右,紅日周圍測光則依次降...。一般情況是考慮夕陽以外的陪體層次表現程度,比如長焦500MM鏡頭拍-紅日即將落下群山、樹林、江河、高樓....,需要兼顧考慮主題和陪體的亮度,測光點選擇主體和陪體之間決定曝光-實踐多咯就有自己的經驗了。白平衡、色溫選擇自動,手動需要豐富的經驗,選擇自動就是選擇相機的‘經驗’比較八九不離十。
4. 單反相機拍夕陽參數
拍夕陽晚霞常見以下一些方式。
1、拍攝前景清晰的照片。采用光圈優(yōu)先曝光模式(手動曝光也可);光圈F8-11;感光度100(在光照條件滿足拍攝的情況下感光度盡量小一些);快門速度由相機自定;根據光照情況調整曝光補償;使用屏幕實時取景模式,對焦點定在前景上;如果高光過強,使用漸變鏡壓暗天空部分的高光。
2、拍攝剪影。拍攝參數同上;使用屏幕實時取景模式,對焦點定在晚霞上;根據需要使用漸變鏡。
3、拍攝帶有太陽星芒的照片。采用手動曝光模式;感光度100;光圈F13以上;快門速度5秒以上;相機參數無法滿足拍攝要求時,使用減光鏡、漸變鏡。
4、自動包圍曝光模式。設定相機自動包圍曝光模式;設定連拍模式;感光度100;光圈優(yōu)先;F8-11;包圍曝光范圍設為<-1,0,+1>,光比過大時可以設為<-2,0,+2>或更高;根據光照情況調整曝光補償;連續(xù)拍攝3張照片。后期對3張照片進行合成。
5、HDR拍攝。在相機中設定HDR模式;光圈優(yōu)先,光圈F8-11;感光度盡量高一些,保證清晰度;根據光照情況調整曝光補償。相機連拍3張,自動合成1張HDR照片。HDR只有JPEG格式,沒有RAW格式。
5、慢門拍攝,通過較慢的快門速度將云霞拍成絲狀。手動曝光;速度依拍攝要求從幾秒到數百秒均可;感光度100;光圈需要配合速度確定;使用減光鏡、漸變鏡。
6、照片一定要存為RAW格式。
以上只是一般設置。拍攝時要根據現場光照情況隨時調整相機參數。
5. 拍夕陽相機參數設置
白平衡調低等。
調節(jié)白平衡,打開相機專業(yè)模式,字母WB代表白平衡,AWB(AUTOWB)代表自動白平衡,可以自動還原畫面中的白色。色溫不變時,數值越小,畫面越冷。數值越大,畫面越暖。通過它可以解決色彩還原和色調處理的一系列問題。比如拍攝夕陽時,將白平衡調高,可以表現夕陽的暖色氛圍。當拍攝藍天時,調低白平衡,可以讓天空顯得更藍。
感光度的調節(jié):打開相機專業(yè)模式,感光度簡稱ISO,是指相機對光線的敏感度??扉T不變時,ISO數值越大畫面越亮,ISO數值越小畫面越暗。感光度越高,噪點越多,畫質越差。感光度越低,噪點越少,畫質越好。
6. 單反照夕陽參數
反拍夕陽iso值設定200時(根據氣象、霧霾、薄云的情況)紅日測光1/4000左右,紅日周圍測光則依次降
7. 相機怎么拍夕陽參數
單反拍攝吸引的參數首先光圈設在8至11左右,感光度售價一到200左右,快門不需要太高,也不需要太慢,設在125左右不能太低了,要不然畫面會糊,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配上三腳架,這樣更有利于拍攝夕陽。
8. 單反拍攝日落參數設置
拍攝夕陽其實非常簡單,如果你的相機有夕陽模式,可以直接用此模式拍攝,也能得到不錯的效果
如果沒有,可以按下面的步驟拍,能拍出更美的夕陽:
① Av模式下,調節(jié)光圈在F8-F16之間;
② ISO設定為100-400之間;
③ 調成中央單點對焦+點測光;
④ 對著夕陽周圍的區(qū)域測光拍攝。
9. 夕陽參數拍照設置
如果為了拍剪影,光圈調節(jié)到最小,就是F值調節(jié)到最大,一般來說F22左右,時間是小于1/1000s,最好用剪影物遮擋陽光。
如果為了拍太陽及云彩,光圈同樣最小,時間1/500就可以了,可以適當調節(jié)光圈,用于減少曝光時間。 不要長時間將鏡頭直接對著太陽,會損壞你的成像元件的。
10. 單反拍日落怎么調參數
一般來講光圈優(yōu)先(大多數相機的A檔)就可以,相機自動根據光圈大小調節(jié)快門速度,這樣反倒比M檔要更精準,因為我們通過目測確定曝光參數,往往不如相機的測光準確。特別是日落時分,光影變化很快,我們通過肉眼觀測確定的曝光參數大概率是有偏差的。
11. 單反相機拍日出日落的參數設置
在實際拍攝中,光圈和快門是沒有一定之規(guī)的,得從拍攝的角度出發(fā)。
光圈
光圈的作用主要是控制進光量和景深。如果是需要大景深就需要小光圈,如果是需要小景深就需要大光圈。
在拍攝日出時,如果場面較大且需要前后清晰,則將光圈定置的小一些,一般都會在f/8到f/14之間不等。
如果是拍日出的局部,也不需要很大的景深,光圈則可以定置的大一些,比如f/8以下。
快門
快門速度,主要是看有無三角架,如果有三角架,快門速度基本可以不用考慮,可以將重點主要放在景深和畫質上,比如為了畫質盡量將使用低ISO,比如為了得到大景深,可以將光圈定置的小一些(光圈小了后進光減少,快門速度會降低)。
但如果手持拍攝,就要考慮相機的穩(wěn)定些!
手持相機,如果光圈和ISO都確定后,而快門速度低于安全快門,就需要適當增加光圈(提高進光量,但景深變?。┗蛘呤翘岣逫SO(提高ISO會降低畫質)。
特別是在用長焦鏡頭拍攝特寫畫面時,更要注意安全快門,否則往往會因快門速度低而造成照片模糊。
光圈和快門,是此消彼長:在ISO確定的情況下,光圈增加則景深減少快門速度提高;光圈減小則景深加大快門速度降低。
拍日出日落,雖然時間比較倉促,但還是有時間讓拍攝者有足夠時間來準備,所以有一個三角架是必須的,這樣就可以不用考慮快門速度(不想拍慢門除外),可以將重點放在景深和畫質上來做文章了。
2. 單反相機感光度是什么意思
單反相機中的iso就是感光度的意思,感光度的意思就是對光線的敏感程度,iso越高,對光線的敏感程度越高,有一點光線就反映強烈,于是在暗光下也能成像。感光度,又稱為ISO值,是衡量底片對于光的靈敏程度,由敏感度測量學及測量數個數值來決定,對于較不敏感的底片,需要曝光更長的時間以達到跟較敏感底片相同的成像,因此通常被稱為慢速底片,高度敏感的底片因而稱為快速底片。
3. 單反相機感光度越低畫質越好嗎知乎
高感、低感說的都是相機底片的感光度,也叫ISO。 原理和實現我們不去探討,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的。。
膠片時代就有ISO的概念,即相同的位進光量,底片成像的亮度。
簡單的舉例,同樣的鏡頭、快門速度、在同樣亮度的室內, 每次你按下快門時,進入這個鏡頭的光線是一樣的。 但是不同ISO的底片,成像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如果ISO100的底片能夠正常曝光, 那么ISO200的底片肯定會顯得更亮、ISO400的底片出來的照片一定是更加過曝的,依次類推。。。
知道了這個關系,其實就很好理解ISO實際的用法了。
當你在白天要拍攝一張長時間曝光(1S)的照片時, 肯定要選擇很低的ISO, 這樣可以均衡你的亮度,不至于過曝。
而當你要拍攝高速快門時,比如(1/2000),由于進光量不夠,所以要把ISO拉到盡可能高的數值,這樣的照片才不至于過于暗。
4. 單反感光度一般調多少
單反相機拍攝室內會議場景,先用自動模式看看測出來的光是否正常,然后把它改為手動模式,光圈中等,感光度在允許的范圍內,不能太高,快門設置125分之1到250分之一
5. 單反相機感光度越低畫質越好嗎為什么
單反相機拍照的時候感光度肯定越低越好,不單是單反,其他數碼相機也是這樣。因為感光度就是等于傳感器上電信號的信號增益,如果增益變大了噪聲就變大,反應到畫面上的效果就是噪點變多,畫面變得模糊,所以肯定是越低越好,要保證有低的感,光度就要有良好的光線和充足的曝光時間,所以三腳架和閃光燈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