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攝影師的機會
攝影師好做。
熱愛生活,喜歡拍照,人人都可以做“攝影師”。
可是“賺錢的攝影師”,放在現在來講,不大好做。
一項技能,要用它產生勞動價值,就要有供需關系。就三個方面來講:
一,獨立攝影師。
這個稱呼,可以適用于自己開個小影樓,幫人拍拍證件照,拍拍室內寫真等,基本條件很簡單,有器材,有場地,熟用器材,精通布光。
進階條件就不太容易達成了:足夠的投資、合理的市場環(huán)境、門店地段、宣傳活動、獲客途徑等等,現在各行各業(yè)都有競爭,適者生存,強者生存,不具備資本優(yōu)勢的話,開業(yè)容易,盈利不易。
二,普通商業(yè)攝影師
這個所需的基本條件可能就更簡單了:懂得器材使用,懂得布光,懂得把握拍攝主題特點,基本就可以賺錢了。方法,去工作室應聘,去做電商攝影或婚禮攝影或寫真。拿個工資還是很容易的。一般的攝影師平均工資6000左右。
但是想賺高薪,就需要你具備更專業(yè)的素質了。具體來講,兩點:1,客戶接受度高的、獨特的拍攝風格。2,穩(wěn)定、高效的輸出。
有自己成熟風格商業(yè)攝影師,才有獨特競爭力。
三,攝影大師
一旦達到這個境界,獲得這個頭銜,賺錢,可能只是“順帶”了。當然,成為被大部分人認可的“攝影大師”所需具備的專業(yè)素質與美學素養(yǎng),就需要太多的時間與積累了。
以上吧,就是做攝影賺錢的幾種基本途徑。
回到開頭,就現代社會來講,器材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多樣化,普通人稍加學習,再加上具備一些獨特的視角,也一樣能拍出亮眼的照片,再加上行業(yè)內人才都在不斷精進,單純做“普普通通的攝影師”來賺錢,并打算做一生的事業(yè),從經濟上來講,會很有壓力。
我也是攝影愛好者,玩單反到現在9年整,期間做過一段時間商業(yè)攝影,但也不敢叫自己“攝影師”,就只是個“拍照的”而已。
下面幾張是偶爾的隨拍,不才,獻丑。
2. 攝影師的機會因素有哪些
1.
更深的景深 和肖像攝影追求大光圈以分離背景不同,在建筑攝影、風景攝影甚至是靜物攝影以及環(huán)境人像攝影中,我們往往需要更廣闊的景深來讓背景更加清晰,以通過背景來襯托主體。在同樣的前提條件制約下(光圈、距離),更廣的焦距可以比長焦鏡頭帶來更深的景深,讓范圍內的大量內容都處在焦點范圍內,更加不容易拍出虛化。
2.
為風景照片添加前景 并沒有規(guī)定說拍攝風景或者建筑就必須用廣角鏡頭,有些攝影師就專門喜歡用長焦鏡頭來拍風景。但是,用廣角來拍風景的一個好處之一就可以將前景包含到畫面中來。用長焦拍照的同學都會明白,當距離前景太近的時候,長焦鏡頭是沒有辦法將前景包含在畫面中來的,否則要么前景會占據畫面中的大部分內容,要么距離太近導致背景會被虛化。而用廣角鏡頭則可以很好的代入前景,用前景來襯托畫面背景中的風景。
3.
給人像更多背景空間 如果不是拍攝肖像照
3. 攝影師的機遇
首先要知道自己立足那種攝影,一是比較容易進的婚紗,婚紗主要在技術層面要求較低,但對于旅游、婚慶文化、口才、待人接物要求很高,還要有相應的商業(yè)頭腦,最主要是提高這些方面,是一種高度商業(yè)化的服務業(yè),投入相對大,一般的婚紗工作室初期投入在15-20萬左右,5萬器材,5萬在衣服飾品,5萬在場地,還要一點流動資金。
如果是走廣告攝影路線,基本要過硬技術,器材方面投入看需要,也可以從小做起,大概需要10萬左右,但必須精挑地點,廣告攝影大都集中在廣深滬京杭,二線城市一般只有與之配套的單一產品攝影,例如在中山一般只能拍點燈飾類廣告,佛山拍家具等。
比較高等的明星人像攝影,這個是投資最大的,當然最高收入大都這一類,投資不見底,因為全國只有北京一個城市可以成就這個事,主要是花錢混圈子,你可以花幾百萬在北京炒作自己混圈子,也可以赤手空拳當個北漂等機會,但中國最高收入攝影師基本在北京,年收300萬的中國籍攝影師,更是99%都在北京,如果你夠年輕,有決心,可以考慮去北京跟幾位大師,用幾年青春換個機會。
還有一種是比較自由的旅游風光紀實等攝影,主要是和傳媒合作,這是最低投入的,基本你只要有器材就行了,但人脈要求極高,紙媒現在已經沒落,實際上這一部分的攝影師也是相當困難,以前很多的知名攝影師也在轉行了。
攝影是一個興趣主導的行業(yè),你做得好不好,一是看你喜歡拍什么,二是看你夠不夠際遇,最重要是看你夠不夠運氣(這個做什么行業(yè)也一樣),我做了7年,單干也3年了,今年才拉到投資搞大影棚,真的很艱難,假如我再選一次,我會選擇去北京拼搏一次,見識和能力提升都是別的地方不能比的。
4. 攝影師的潛力
沒有,現代人隨手一個功能強大的手機,誰都能拍,拍不好的,還有強大的軟件修圖。當作一種興趣愛好,讓攝影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即可。
5. 攝影師機會因素和威脅因素
攝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
光度
光度是光源發(fā)光強度和光線在物體表面的照度以及物體表面呈現的亮度的總稱(光源發(fā)光強度和照射距離影響照度;照度大小和物體表面色澤影響亮度)。
在攝影中,光度與曝光直接相關。從構圖上來說,曝光與影調或色彩的再現效果密切相關。豐富的影調和準確的色彩再現是以準確曝光為前提的。有意識的曝光過度與不足也需以準確曝光為基礎。所以,掌握光度與準確曝光的基本功,才能主動地控制被攝體的影調、色彩以及反差效果。
光位
光位是指光源相對于被攝體的位置,即光線的方向與角度。同一對象在不同的光位下就產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攝影中的光位可以千變萬化,但是,歸納起來主要有正面光、前側光、側光、后側光、逆光、頂光與腳光等七種。
(1)正面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面,隨角度高低分別稱“為平射光、順光和高位順光。正面光照射的被攝體令人感覺明亮,但立體感較差,缺乏明暗變化,利用正面光拍攝時的曝光寬容度較大。在燈光人像中,正面光常用作輔光。
(2)前側光:指45度方位的正面?zhèn)裙?。這是最常用的光位,前側光照射的景物富有生氣和立體感。在燈光人像中,前側光常用作主光,通常位于人物臉部朝向的另一側,臉朝左用右側光,臉朝右用左側光。
(3)側光:又稱90度側光,側光下被攝體呈陰陽效果,是一種人像攝影中富于戲劇性效果的主光位置,它能突出明、暗的強烈對比。
(4)后側光:又稱“側逆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側后方,能使被攝體的一側產生輪廓線條,使主體與背景分離,從而加強畫面的立體感、空間感。
(5)逆光:又稱“背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后方,逆光能使被攝體產生生動的輪廓線條,使主體與背景分離,從而使畫面產生立體感、空間感。逆光構圖很重要的一條是使畫面產生深色背景,否則輪廓線就不醒目。逆光在造型上還有利于表現動物的群體。
(6)頂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上方,如正中午的陽光、頂光會使人物臉部產生不討巧的濃重陰影,通常忌拍人像。
(7)腳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下方,常用于丑化人物的一種燈光方向。自然光中沒有腳光的光位。
光質
光質指光線聚、散、軟、硬的性質。聚光的特點是來自一種明顯的方向,產生的陰影明晰而濃重;散光的特點是來自若干方向,產生的陰影柔和而不明晰,光的軟硬程度取決于若干因素,光束狹窄的比光束寬廣的通常要硬些。例如,晴天的太陽從某一有明顯方向性的角度照射被攝體,這就是一種直射的硬光;當天空中有霧,陽光就被擴散在一種廣闊的區(qū)域上,從許多角度發(fā)出光線,這、就是一種軟光。又如電子閃光燈的直接閃光是一種硬光,反射閃光就是一。種軟光。硬光能使被攝體產生強烈的明暗對比,有助于質感的表現;軟光善于揭示物體的外形、形狀和色彩,但不善于表現質感和細節(jié)。硬光又往往比軟光的照明更富有生氣。
光型
光型指各種光線在拍攝時的作用。
(1)主光:又稱“塑形光”指用以顯示景物、表現質感、塑造形像的主要照明光。
(2)輔光:又稱“補光“用以提高由主光產生的陰影部亮度,揭示陰影部細節(jié),減小影像反差。
(3)修飾光:又稱”裝飾光“指對被攝景物的局部添加的強化塑形光線,如發(fā)光、眼神光、工藝首飾的耀斑光等。
(4)輪廓光:指構劃被攝體輪廓的光線,逆光、側逆光通常都用作輪廓光。
(5)背景光:燈光位于被攝者后方朝背景照射的光線,用以突出主體或美化畫面。
(6)模擬光:又稱”效果光“用以模擬某種現場光線效果而添加的輔助光。
光比
光比指被攝體主要部位的亮部與暗部的受光量差別,通常指主光與輔光的差別。光比大,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現“硬”的效果;光比小,反差就小,有利于表現“柔”的效果。如拍老年人常用大光比,拍兒童常用小光比。調節(jié)光比的手段主要有三種:調節(jié)主、輔光的強度;調節(jié)主、輔燈至被攝體的距離;用反光板、閃光燈對暗部進行補光。
光色
光色指“光的顏色”或者說“色光成分”。通常把光色稱為“色溫”。光色無論在表達上還是在技術上都是重要的,光色決定了光的冷暖感,這方面能引起許多感情上的聯想。光色對構圖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彩色攝影中。
6. 攝影師的機會因素
你為什么要做攝影助理呢?
我敢說每個從事過這個職業(yè)的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但不管形形色色的答案是什么,我們的心目中也只存在著兩種目的:
即首先是個人的生活生存需要,因為你必需有一個正當的職業(yè)來養(yǎng)活自己。
第二,要做一個攝影師。
至少這是從事過助理工作的人大多數都渴望的目的!
但是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攝影師則要走很長的路。
如果一個人沒有吃苦耐勞,忍辱負重,好學上進的刻苦精神那么他首先就喪失了作一個職業(yè)攝影師的基本先決條件。從事這個職業(yè)肯定是很辛苦的,永遠不會有其它人看待“攝影師”這個職業(yè)那樣想象中的舒適與輕松灑脫(當然淡季不算)。從出外景幫客人扯裙子到打反光板,室內放背景打燈光還有其它很多種極繁重與瑣碎的工作都要助理去完成,我曾做過統(tǒng)計一天之中一個攝影助理彎腰的次數達50多次之多!光是每天出外景的車旅勞頓就非常辛苦!而夏天還要忍受高溫與日曬的煎熬,背負沉重的外拍燈與外拍裝備在室內外工作。每天早晚清場的掃地衛(wèi)生之類自不必說。攝影助理還得要忍受得住委屈,因為不少攝影師在工作的時候脾氣并不是太好,說人罵人都是極其正常,你的動作快一點還是慢一點,做得對還是不對等都是攝影師拿你來開涮的時候。愛耍大牌的攝影師以前往往以臺灣人居多,這些人脾氣暴躁,一會似狂風烈火,一會又潤物細無聲,高深叵測,極難把握,他們對助理的之嚴格與苛刻,可以說是舉世無雙!不過現在情況要比以前好一些,畢竟社會在進步發(fā)展,人的文化道德水準在日益提高,言行也越來越文明規(guī)范。所以很多剛入行的助理在剛入行時就受到了這樣的委屈,不少人還真的一拍屁股就卷鋪走人呢!還有最令人痛苦萬分的一條,就是要得苦苦忍受低工資低待遇的折磨與煎熬(好多地方根本就談不上待遇),而且這種苦日子的盡頭是何時可以結束?其實自己心中也沒有底。在很多地方所謂攝影助理簡直就是當地最低工資收入的代名詞。從幾年前的月薪500,到現在的1000-1500??傊歉鶕鞯貐^(qū)的經濟發(fā)展狀況而言。當然攝影助理收入也有上千的,但這樣的影樓不多,多般是那些效益很好,攝影助理也有一定提成的影樓。說到這個提成,這在幾年前絕大多數影樓攝影助理的收入中都是不可想象的。而近年這些情況有所改善,不少影樓為攝影助理制定了底薪加提成的收入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攝影助理的薪金褔利待遇,以更好的穩(wěn)定士氣,增加團隊凝聚力。
如果說一個攝影助理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1年以上}熬得過以上三種境況,就算你對攝影知識還是一知半解,甚至沒有機會摸相機,但我敢說他己經算是半個攝影師了!至少他對這個職業(yè)有著不同一般人摯著的熱度與追求。遺憾的是有很多攝影助理都沒能做到這三點就會放棄,因為這是一個煉獄熔爐般的,大浪淘沙似的初級砥礪階段。不具備這幾點基本的品質可以說就不可能做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攝影師。 在經受了吃苦耐勞,委屈求全,忍受低薪待遇的痛苦折磨這三重境界后,你還要渴望在攝影這座永遠看不到巔峰的高山上艱難跋涉,期待在路途上出現黎明前的一絲曙光時,你又會再次面臨著兩個生死攸關的考驗:你適不適合干這一行,就象俗話說的:你是不是這塊料?還有一點就是:干下去又沒有機會拿相機?別人肯不肯去培養(yǎng)你?自己怎樣去掌握攝影的感覺與技巧?前面的三重境界可能很多人能夠做到,但是后面的這兩個困難卻是前面的困難所不可比擬的,也能把握好的人就不多了。它綜合了種種不為客觀原因左右的因素,包括能改變的和不可改變境況。是個人機遇,凜賦天份,專業(yè)水平等復雜因素的綜合載體。再次讓更多的攝影助理選擇了放棄!
毋庸置疑,做攝影這個職業(yè)有天份凜賦的人肯定要比沒有的強。有天份的人往往比沒有的人擁有更好的感受轉化模仿,乃至創(chuàng)新的能力。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做到比一般人事倍功半的效果。我也曾見過很有這方面天賦的人從事這個職業(yè),接受能力極快,學會擺美姿也只用了兩三個月,而且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形象也佳!但是在我們的職業(yè)生涯中類似這種很有天份的人畢竟是為數不多的,大多數人都是智商正常的普通人,這其中也只是比例不算龐大的一部分人算是受過了美術專業(yè)的基礎訓練(受過全面專業(yè)訓練的則更少)。其實很大一部分人都屬于專業(yè)不對口,或是半路出家的角色(我所認識的很多攝影師都不是學美術專業(yè)的出身)。但并這并不能成為一個人能不能從事這個職業(yè)的借口,甚至也有半路出家的人也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攝影師!因為專業(yè)技能的提高與經驗積累,并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以前所學過的專業(yè)背景,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良好的學習進取積極心態(tài),鍥而不舍的專業(yè)態(tài)度,還有不斷突破勤于求索,開拓思維的創(chuàng)造精神。就象姚威巍一樣,他是學電腦出身,但并不能阻礙他成為一名攝影級的大腕一樣。攝影畢竟是一種思維方式通過圖片畫面來表達與渲泄。思維意識所表達的內容甚至往往要多于攝影技術的應用。因為技術與藝術之間終究還是有很大差異。所以說從事這個職業(yè)的人審美情趣修養(yǎng),文化水平高低一般通過照片即知一二。但現在是商業(yè)攝影時代。有很多人也許并不受過這樣那樣的教育,可是它從事這行的時間很久,有極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所以也不能說他出不了很好的攝影作品。但是同受過美育教育的人相比,他的缺陷也顯而易見,即很容易將攝影變?yōu)橐环N純粹謀生的工匠活,藝術創(chuàng)作上不能走遠。
我們這個行業(yè)真是一個很奇怪的行業(yè)(直到現在我還這樣認為)它是一個揉合了藝術行為特征又滲合了技術實踐的行業(yè)。一方面它總是自詡標榜為時髦開放,思想不拘一格,超脫傳統(tǒng)意識羈絆的所謂藝術職業(yè)。另一方面它的從業(yè)人員在技藝傳播,經營管理上卻又是極為保守狹隘。在很多大型的影樓里一個攝影助理想要真正成為一個攝影師卻是非常的難!有些甚至可以說根本就不可能,因為這些地方它們根本就不打算將任何一個攝影助理培訓為一個攝影師,在老板眼里攝影助理還是化妝助理都是些可有可無的小角色,是影樓這個金字塔結構中最低的一層,他(她)們的存在就象一片隨風而逝的鴻毛,無足輕重。因為他們并不能為老板的利潤帳簿上煜煜生輝的添上豐厚的幾筆,更不是老板企業(yè)中的核心靈魂人物。所以凡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老板是不可能將一個與自己無親無故的人花很大的心血氣力來調教培養(yǎng).而攝影師也更不可能手把手的教攝影助理拍照(我?guī)缀鯖]見過這樣的事),攝影助理一般只能邊看邊琢磨,邊做事邊記錄.但是上手的機會是沒有的(有些地方根本就不允許攝影助理碰一碰相機,碰了就要罰款!)同樣攝影師也怕攝影助理一旦真正學會了會搶自己飯碗!雖然這行流動性很強,但很多人還是有這樣的顧慮與想法.所以造成了攝影師這個圈子很強的排它性!這就形成了一個怪圈:即在一個城市里它的幾家影樓之間來來去去就是這么幾個熟悉的面孔反復的跳槽來跳槽去(頂多有些店再找一二個外地攝影師來充門面),而其它新人卻鮮有機會進入這個圈子嶄露頭角.這也很容易形成了一個個山頭幫派維系的人際關系網絡,只要那個攝影師曾在這家店(利益集團)干過,就從此結下了盤根錯節(jié)的關系網,反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以后去外地回來了找個工作還好方便嘛!而其它攝影師來應聘卻因為沒有關系連個試鏡的機會都沒有!(好多店寫著招人其實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它要找的還是自己的熟人)最苦的是那些攝影助理們,最后要出徒了,就要辭去工作,大老遠的跑到外地的影樓(一般都是小影樓)去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應聘試鏡.而要是攝影助理所在的影樓連摸相機,或是拍個兒童照的機會都沒有,也就不能再奢望能出師了!順便說一下,好多攝影師在初出道時也是采用這種迂回方式出徒,即小影樓做起(偏遠離中心區(qū)域較遠的)--中型影樓(離中心區(qū)域更近一步)---再到更大的影樓(也許是很遠的外地)這樣的一種曲線發(fā)展模式來完成攝影師的職業(yè)規(guī)劃與訓練。其間所獲取的經驗見識為以后的職業(yè)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辛勤與汗水,忍耐與奮發(fā),構成了攝影助理這個職業(yè)的基本工作內容。每天他們都在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與奮斗去實現自己的攝影夢。往前走一步,夢想就近了一步,不管路上多少棘荊坷坎,層巒疊嶂,正是他們一點一滴的進取才能構筑起明日我們這個行業(yè)的脊梁!雖然并不是每一個攝影助理最終能夠成為一個攝影師,但若干年后當他回憶起青春這段美好的時光時,也許他就能夠說:“做一個攝影助理我并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