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畫幅相機鏡頭焦段
鏡頭是200mm的定焦就不存變焦倍率問題,在全畫幅規(guī)格下,如果24-200的變焦鏡頭,那200/24=8.3倍,這就是這支鏡頭的變焦倍率。
2. 中畫幅鏡頭焦距
焦距長度和所攝畫幅的對角線長度大致相等的攝影鏡頭。其視角一般為45°~50°。
畫面35毫米為40—60毫米焦距的鏡頭,
6*6厘焦距的為75—80毫米焦距的鏡頭,
4*5英寸則是120—150毫米。
標準鏡頭所表現(xiàn)的景物的透視與目視比較接近。 它是所有鏡頭中最基本的一種攝影鏡頭。
所以135畫幅的是50MM,120畫幅的雙反是75MM,單反為90MM。
現(xiàn)在一般使用的單反相機,一般都是135畫幅的,所以50MM焦距的鏡頭是標頭。
3. 中畫幅相機鏡頭焦段是多少
1、對焦一般,抓拍基本會糊,適合風景或者靜態(tài)人像。如果轉(zhuǎn)接手動頭,峰值對焦準確性不足,要放大了細細對才行。而富士的對焦,在中畫幅里還算最好的。
2、防抖一般,機身沒防抖,暗光很容易糊片。
3、機身偏大,gfx50r是最小的中畫幅了,但是比索尼a7系列還是大了一大圈。雖然不算重,但是一大坨,這個看個人喜好吧。
4、鏡頭偏少,這是最關(guān)鍵的,鏡頭群不豐富,鏡頭是攝影創(chuàng)作的核心工具,沒有鏡頭,有些題材你就是拍不了,中畫幅的鏡頭,原廠貴副廠少,鏡頭群不豐富。貴的鏡頭光圈最大也只能做到2.8。
5、中畫幅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有點小貴,我非常喜歡中畫幅相機,也預(yù)計買一臺富士中畫幅,經(jīng)過我的測算,一臺中畫幅機身,帶幾個鏡頭,再加上大容量卡,電腦硬件設(shè)施等等,想玩中畫幅的人得10萬元預(yù)算起,高于全畫幅5萬的花銷一倍,所以放棄了中畫幅的念頭。
6、中畫幅應(yīng)用領(lǐng)域狹窄,不像全畫幅萬金油那種,上拍天文下拍地理的,所以用的人少。對于不是發(fā)燒友來講,中畫幅的畫幅過剩,只拍一個紀念照,手機都應(yīng)付了,沒必要上又大又不好操作的中畫幅。
4. 中畫幅鏡頭和全畫幅鏡頭焦距換算
全幅相機鏡頭的焦距乘以1.5就是半幅相機鏡頭的焦距
全副和半副單反鏡頭“等效焦距”的概念與區(qū)別
很多人說對半副單反來說,35mm鏡頭就是標頭,和全副用50mm鏡頭是一樣的。
對比情況如下:
全副,50mm鏡頭,光圈f2;
半副,35mm鏡頭,光圈f2。
5. 中畫幅相機鏡頭焦段計算
相機廠家為了美化半畫幅尺寸感光器,提出了半畫幅相當于全畫幅多少倍的概念。
尼康乘以1.5,佳能乘以1.6。這是主流半畫幅的計算方法。沒什么可介紹的了。但我想說明一點,這是廠家的混淆視聽的說法。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如果真的是乘以1.6那么畫面的透視關(guān)系,景深大小都會產(chǎn)生1.6倍變化。那樣的話,畫面更加虛化了,主體更加突出了,世界上就不會再生產(chǎn)全畫幅了,感光器將越來越小。手機的虛化是最厲害的,最唯美的......但實際卻是骨感的。半畫幅畫面只是相當于裁切了全畫幅中間的一部分畫面,透視、景深,也就是虛化并沒有變化。打個比方說,全畫幅相當于A4紙的話,那半畫幅勉強算是把邊緣裁掉,剩下B5那么大。畫面還是那個畫面,虛化關(guān)系還是那樣,透視,也就是近大遠小的比例還是那樣,啥都是那樣沒變,只是看到的更少了。所以,半畫幅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殘幅。6. 中畫幅相機鏡頭焦段怎么看
相機全畫幅鏡頭轉(zhuǎn)接中畫幅光圈算法:轉(zhuǎn)換系數(shù)是0.8,也就是說,50的鏡頭用在富士中畫幅上面相當于是50*0.8=40的全畫幅焦段視角,當然透視關(guān)系還是50的。
焦段來說全部是按照實際焦距標的在APS-C機身上都需要乘以1.5,比如老50等效75。
7. 中畫幅相機鏡頭焦距怎么換算成全畫幅?
中畫幅鏡頭與全畫幅鏡頭這樣換算:
中畫幅畫面尺寸比全畫幅(35mm膠片)要大得多,而且有多種規(guī)格,那么換算系數(shù)就不一樣。比如一款中畫幅相機的標準鏡頭焦距為80mm(畫幅對角線長度),它就相當于全畫幅的50mm標準鏡頭,那28mm就相當于全畫幅的17.5mm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