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50mm f1.4鏡頭深度評測
rf50mmf1.4鏡頭非常不錯,是1993年6月發(fā)布的,色彩好、分辨率高,對焦一般,做工很一般。 換句話說,這鏡頭是膠片時代的產物,比不過適馬那支針對數(shù)碼優(yōu)化過的鏡頭是很正常的。 今后一段時間內出下一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佳能現(xiàn)在上有50 1.2 下有50 1.8 ,幾乎沒什么理由再出個50 1.4跟適馬拼,又沒錢賺。
2. 佳能50mmf1.4鏡頭
尺寸52mm
佳能小痰盂是佳能EF50mmF1.8標準定焦鏡頭的昵稱,它的鏡頭前端濾鏡尺寸為直徑52毫米,適配直徑為52毫米的濾鏡,包括UV鏡、Cpl鏡和減光鏡等濾鏡。要為鏡頭選配濾鏡,先查看鏡頭的濾鏡尺寸,濾鏡尺寸都會標注在鏡頭前鏡片處。
3. 美能達35mm1.8
美能達50/1.4新舊兩個版本變化比較大,舊版本是金屬結構,7片6組設計,7片光圈葉片,49mm口徑,內置提拉式圓形遮光罩;新版的不同之處是鏡身材質采用工程塑料,7片圓形光圈葉片,55mm口徑,外置卡口式圓形遮光罩。二者質量卻都為235g,直到SAL版本依舊如此。從體積上看,舊版比新版略大一點點。成像反面,50/1.4Old并不比50/1.7占多少優(yōu)勢,除了光圈更大速度更快以外,色彩特點雖鮮艷但不突出,相反還有一種沉悶壓抑的感覺,另外光圈全開后散景嚴重,為追求較高的解析力需要縮小到F2.8以后方可。50/1.4New則完全不同,該鏡頭由于采用全新的鍍膜工藝,色彩較之更明亮。成像銳利,層次豐富,分辨率高。在改進為圓形光圈設計以后,大幅度改進了原先的散景嚴重現(xiàn)象,在F1.4時銳度略低,邊緣分辨率和中心區(qū)域比有肉眼可查分別,但是僅僅縮小到F2時就有明顯改善,F(xiàn)2.8-5.6時表現(xiàn)較好,而F5.6-8時則相當出色。該鏡頭的特點是油潤中略帶一點黃,非常像Voighlander 35/1.2 Nokton風格。所以選擇美能達新版的和現(xiàn)在的索尼的50F1.4基本上差不多的, 如果你不用閃光燈的話. 但是要注意別買到舊版的了.
如此一來比較,新版的50/14要比舊版的50/14寬容度和色彩風格要強一些。
4. 佳能50mmf1.2鏡頭評測
佳能50毫米F1.2的最佳光圈在F2.8,一般鏡頭的最佳光圈都是在最大光圈的基礎上縮小三四檔。佳能的50F1.2,雖然是紅圈鏡頭,但是在光圈全開的時候畫質比較爛畫質比較肉,而且紫邊很明顯,到F1.8的時候才可用。所以性價比不是最高的鏡頭,但是色彩好。
5. 佳能50mmf1.8鏡頭
佳能50MM F1.8俗稱“小痰盂”,是一顆人像人文鏡頭,拍攝技巧如下: 拍攝人像時使用大光圈,可以實現(xiàn)背景虛化效果,但光圈過大會導致畫質下降,推薦F2.8光圈; 盡量在光線較好的環(huán)境下拍攝; 對焦點選擇在人的眼睛部位; 可適當使用閃光燈,反光板等附件來提升效果。
6. 美能達35mm1.4
美能達AF17-35mm F3.5G這個超廣角鏡頭,作為G頭,它的做工非常精良,是美能達所有鏡頭中出類拔萃的。
它使用了多枚特殊鏡片:前組第2片為復合型非球面鏡片,后組第14片為玻璃非球面鏡片,在后組還有2片AD特殊低色散鏡片,難怪它身價不凡。
成像也是毫不含糊,全開光圈時解像力即極為優(yōu)秀,只有邊緣區(qū)域稍微松散,色彩濃厚油潤,非常討好。
變形控制則極為優(yōu)秀,在5個17~35mm變焦鏡頭(佳能、尼康、騰龍、適馬)當中堪稱變形控制最佳者。
7. 美能達50mm 1.7
50/1.4的成像還是不錯的,我的現(xiàn)在是掛機頭!拍的照片論壇里有!
8. 美能達50mmf2
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咯。
在135膠片機上,50頭適合拍靜物,人像等主題,相當于你你雙眼盯著一樣東西看,35適合拍人文,也就是有人有場景有背景這種,表達一定的故事,相當于眼睛一眼看過去時的整個視野的總體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