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景深鏡頭原理
1、由于手機的體積和厚度的限制因此無法將相機的變焦鏡頭的設計移植到手機上,而想要實現(xiàn)更廣焦段的拍照,就需要借助多個不同焦段的鏡頭配合后期算法的混合實現(xiàn)變焦效果,三個攝像頭就是為了實現(xiàn)超廣角到廣角或者是超廣角到3倍甚至10倍變焦的效果;
2、目前三攝主要是一個廣角的主攝,其余的兩個攝像頭的配置不同廠商的產(chǎn)品不同,可以配備一個超廣角達到110度以上的視角范圍,實現(xiàn)更廣的視野;
3、還有一個可以配備有個長焦鏡頭,實現(xiàn)3-10倍不等的長焦效果;還有部分產(chǎn)品采用了一個景深虛化鏡頭可以實現(xiàn)人像拍攝時記錄背景信息實現(xiàn)人像背景虛化的效果;還有部分是采用了微距鏡頭或者黑白鏡頭,前者也是能夠滿足特定的微距拍攝場景使用,而后者則是通過通光性能更強在夜景或光線不好的場景時,黑白鏡頭可以幫助彩色鏡頭提高進光量等目的。
2. 超景深顯微鏡原理
取送三維超景深顯微鏡時,一只手提著顯微鏡鏡臂
正確方法:右手握鏡臂、左手托鏡座。
2)取下反光鏡和目鏡亂照亂摸
正確方法:取下后不允許這樣做,直接放著。
3)安放、更換目鏡不及時、迅速
正確方法:一手取下鏡頭蓋或目鏡時,另一手跟著安放目鏡。
4)安放、更換目鏡時,用手指捏著透鏡
正確方法:用食指、拇指捏著目鏡鏡筒的上半部分。
5)借助物鏡鏡頭轉動轉換器
正確方法:用食指和拇指捏著轉換器的旋轉盤轉換物鏡。
6)用手指揩擦透鏡
正確方法:用鏡頭紙朝一個方向擦拭,不讓手指觸到透鏡。
7)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時,超景深顯微鏡未注意鏡頭與玻片之間距離
正確方法:下降鏡筒時,眼睛在一側注視物鏡與玻片之間距離;左眼向目鏡內觀察時,鏡筒只許上升。
8)實驗小組間調換目鏡觀察
正確方法:每一臺顯微鏡的鏡頭是配套的,不準調換使用。
9)喜愛使用傾斜關節(jié)
正確方法:中學生一般不需使用,即使使用,傾斜角度也不能大。
10)三維超景深顯微鏡對好光后,挪動顯微鏡
正確方法:對好光后,不要隨便挪動,挪動后須重新對光;在幾個學生使用一臺顯微鏡時,要人動顯微鏡不動)。
11)實驗完畢,直接將三維超景深顯微鏡放進鏡箱
正確方法:使用完畢,應用絨布和鏡頭紙分別把顯微鏡的各部件、鏡頭擦拭干凈,蓋上鏡頭蓋,并轉動轉換器,使兩個物鏡偏于兩旁,讓顯微鏡處于“休息”狀態(tài),再放進鏡箱。
3. 淺景深鏡頭作用
區(qū)別:
1、短焦鏡頭和長焦鏡頭焦距不同。
2、使用場景不同,短焦鏡頭適用于拍攝近景,長焦鏡頭適用于拍攝遠景。
優(yōu)缺點:
長焦視角小但起到了對拍攝對象放大的作用,可以拍攝較遠物體,如月亮。此外長焦可以獲得淺景深的圖片,達到類似于大光圈的效果。但缺點是體積更大,更沉重,一般需要借助三腳架才能得到穩(wěn)定圖像。
4. 景深鏡頭理論
景深(攝影測量與遙感學術語)漢語:jǐngshēn
景深是指在攝影機鏡頭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能夠取得清晰圖像的成像所測定的被攝物體前后距離范圍。在聚焦完成后,在焦點前后的范圍內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這一前一后的距離范圍,便叫做景深。
在鏡頭前方(調焦點的前、后)有一段一定長度的空間,當被攝物體位于這段空間內時,其在底片上的成像恰位于焦點前后這兩個彌散圓之間。被攝體所在的這段空間的長度,就叫景深。換言之,在這段空間內的被攝體,其呈現(xiàn)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許彌散圓的限定范圍內,這段空間的長度就是景深。
5. 超景深鏡頭原理圖解
長焦鏡頭在原理上景深是較淺的,這就造成在使用時達到虛化背景的效果。
長焦和大光圈實現(xiàn)虛化的原理不同,焦段越長,虛化越明顯/光圈越大,虛化越明顯,那么我認為最明顯的一個現(xiàn)象,是同樣拍攝半身照,用長焦拍攝需要站在很遠的位置,因為距離影響透視,所以其實拍攝出來的人物五官和身材會有一點點差別,比如近距離用廣角拍攝,人的鼻子會比較顯得大,相反長焦遠距離拍攝,比較就會顯得比較小,臉可能相對平面,這個選擇我覺得因人而異,要根據(jù)情況選擇適合的焦段。
另外一個很簡單的情況就是環(huán)境不允許用長焦鏡頭(比如在室內小空間),需要用廣角完成構圖和虛化,這時候長焦可能不適合;那么如果距離較遠,不能靠近,顯然只能用長焦進行虛化。
還有第三點就是基于距離的緣故,后方背景在畫面中的表現(xiàn)會有所不同。廣角收納的背景更多,但也有時候希望背景簡單,突出人物,這時候就考慮長焦虛化。對于專業(yè)攝影師來說,就是每個焦段都配備大光圈鏡頭,以應對合適的場景。
6. 什么叫景深鏡頭
景深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維度的概念。景深是光學影像方面的概念,是指攝影機拍攝畫面中的清晰范圍。不同的鏡頭光圈值除了控制進光量的大小還能控制以焦平面為中點的清晰范圍。
微距是鏡頭性能設計方面的概念,是指可以近距離對焦并拍攝微觀世界的鏡頭。微距,顧名思義,是超近距離。常規(guī)鏡頭是不能在較近距離完成合焦的,就比如你把手指放在距離眼睛一厘米的地方就無法看清皮膚細節(jié)一樣。但微距鏡頭可以突破常規(guī)的最近對焦距離完成合焦,拍攝微小景物的細節(jié),比如昆蟲復眼的紋理。
7. 超景深鏡頭原理是什么
泛焦鏡頭原來多稱作超焦距鏡頭,其實與景深對焦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利用光圈和對焦點的選擇控制景深范圍,多是在拍大風光或街景時想獲得盡量大的景深,這在使用老鏡頭時比較方便,因為,老鏡頭的對焦環(huán)對應著光圈標尺數(shù)據(jù),可以直觀看到所用光圈涵蓋著的景深范圍,為了加大景深,往往把無限遠回轉到所用光圈數(shù)值標線處,就能讓近處景物獲得更多的范圍了。
8. 全景深鏡頭
gopro10支持360度全景。
該相機將搭載前后雙屏幕,內置最新的 GP2 芯片,性能預計是上一代的兩倍。相機將配備 2300 萬像素傳感器,最高支持 5.3K 分辨率 60fps 視頻錄制。
gopro10相機的 HyperSmooth 4.0 能夠實現(xiàn)地平線防抖,使得視頻畫面永遠保持水平。這款相機不僅支持高清視頻拍攝,還能夠以 2.7K 的分辨率,實現(xiàn) 240fps 慢動作視頻拍攝。此外,還支持從 5.3K 視頻中截取 1580 萬像素的高清圖片。
9. 超景深相機
手機安裝一個景深和超焦距計算APP,直接查詢,很方便的。
相機里是沒法安裝的,
10. 超景深鏡頭原理圖
超焦距:當鏡頭對焦到無窮遠時,從照相機到最近清晰物面之間的距離H叫超焦距。超焦距不是一個定值:光圈開度越大,超焦距越大;鏡頭焦距越長,超焦距越大;超焦距越大,景深越小。當調焦點放在無窮遠時,前景深的界限至相機為超焦距,而后景深沒有發(fā)揮作用。
當調焦點移到景深前界限處,使最遠清晰點仍在無窮遠,而最近清晰點則離鏡頭更近,這時,從最近清晰點至鏡頭的距離恰好使超焦距的1/2,景深也就增加到1/2超焦距處。景深的計算公式:景深=(2*彌散圓直徑*鏡頭焦距的平方*光圈值*調焦距離的平方)/(鏡頭焦距的4次方D彌散圓直徑的平方*光圈值的平方*調焦距離的平方)從公式可以看出,后景深 > 前景深。